4月18日訊 因油而生,因油而興,大慶油田半個世紀前在一片荒原中崛起,在拼搏中奮進,建成目前我國最大的石油生產基地;作為資源型城市,如今大慶正以嶄新的姿態昂首闊步在現代化、國際化的征途上。
40多萬油田人,以特大型國有骨干企業的角色,忠實地履行肩負的社會責任,堅持“發展共謀,責任共擔,穩定共抓,環境共建”的方針,與地方緊密合作,使企地雙方形成休戚與共、唇齒相依的關系。
油田開發最初,人們還沉浸在找到大油田的喜悅里,對環境保護并沒有深刻的理解,大慶油田周圍的草原和湖泊遭到破壞。
老大慶人都不會忘記,上世紀七十年代,走在大慶油田的街道上,稍不留神就會踩上一腳烏黑黏稠的石油。在人口密度大一點兒的地方,到了傍晚,居民燃燒原油做飯取暖,黑煙四處彌漫,水泡子上漂散著油花兒。
圍繞“城在綠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生態建設目標,大慶油田根據大慶市“生態、自然、現代、宜居”的城市發展定位,無論廠區還是居民生活區,和諧綠色礦區的建設牽動著油田人的神經。大慶油田與大慶市握緊了合作之手,企地合作的閘門在全省率先打開。
綠色油田的宗旨是用大慶精神造福大慶人。鉆井二公司1205鉆井隊率先推出了“綠色鉆井”的理念。他們在作業時把防滲布鋪在鉆井液、水池和設備下面,保證“油污不落地、泥漿不落地”。在高高的鉆井塔上,眺望腳下一望無際的草原,作業區內的泥漿罐、油罐底部全都鋪上了五彩布。場地中最顯眼的是藍色防滲布,像一張大毯子,把井場墊得嚴嚴實實,廢棄物、廢液都統一收集處理。
過去有句順口溜:“石油工人苦不苦,一天要吃四兩土,白天吃不夠,晚上還要補……”而如今,油田員工的工作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令油田人自豪的是“綠色長廊”。它南起杏南油田,中到油田生態園,北至喇嘛甸油田。這里既是大慶油田的主力油田,又是油田人的生活區。在總面積900余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大慶油田科學構建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化生態體系。
綠色油田不僅僅是人們眼中看到的綠色,更是深層次的生態環保、持久和諧。他們以綠化和美化油田所屬各單位所在地及居民居住區為“點”,推進居住區綠化建設,對銀浪新城、登峰家園居住區進行綠化配套建設,對55個舊居住區進行綠化提檔升級改造;以部分城市主要干道和油田干道的綠化帶為“線”,推進礦區道路綠化建設,對穿越主城區的鐵人大道、創業大道等12條礦區道路,嚴格按照城市景觀路的標準進行綠化規劃設計和配套建設,開展綠地認養活動,制作立體模紋花壇,舉辦廣場花展,為礦區增添了道道風景;以整個規劃區域內的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為“面”,推進油田區域內植被恢復建設,對湖泡、土場等進行淤泥清理、場地平整,為植被的自然生長、生物繁殖創造條件。
大慶石油人發揚回收隊精神、會戰精神,修舊利廢,組織員工植樹造林,以最小的投入實現了最大生態產出。他們變廢為寶,組織對建筑垃圾、油田生產廢棄濾料、鉆井泥漿固化處理后廢棄物等進行回收,建設建筑垃圾場2座,把11.5萬立方米的建筑垃圾用于修筑井場、進井道路及料場低洼地的回填,治理了果午泡、新三站南泡等湖泡。
據統計,近年來,油田先后承擔近百項城市基礎設施和生態綠化工程,如今又以“拓展、提升東西兩個主城區”為目標,建成國內一流的石油專業博物館——大慶油田石油科技博物館,成為“科技油田、科技大慶”的標志性工程。
無論是因為“因油而生、因油而興”的城市發展史,還是油田對于生養之地的反哺之意,多年來,油田發展和城市繁榮攜手共進,從聯手走向融合,“立體式”合作,被傳為佳話。
油田全力配合大慶生態市建設,實施了鐵西地區、杏樹崗油田北部地區、喇嘛甸地區等綠化工作,綠化油區內植被面積達3萬多畝,并同大慶市政府一道,集中治理了西北沙塵風口。全面實施油田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對北起采油六廠、南至采油五廠的大慶主力油田近千平方公里的主要區域,進行整體規劃、綜合治理,截至2011年底,經過油田上下共同努力,地貌細部整治取得顯著成效,累計拆除違法違章建筑101萬平方米,破舊公產房屋59萬平方米,治理地表295平方公里,2011年綠化植樹210萬株,油田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
敢擔當,挑重擔,大慶油田先后投資承擔或參與世紀大道二期工程、新中八路工程、東環路工程、西賓路和西苑街擴建工程、龍南地區亮化工程、城市森林公園、東湖石油廣場等建設項目。配合市政建設,承擔鐵西動遷、利民苑動遷、鐵路平改立、薩大路動遷、中三路動遷等工程費用;承擔西賓路龍崗沿街、世紀大道、大慶路二期、東環路、會戰西街、遠望環島、奔騰環島、一中校園、龍十路等綠化建設項目及項目建成后的養護管理工作。
近兩年,油田又配合大慶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不斷提升城市品位,進一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在實現原油持續穩產、整體協調發展的同時,積極謀劃城市發展,在投資成本緊張的情況下,加大努力籌措資金,大力建設基礎設施,2010年以來,大規模改造城市主要道路18條,總里程達到112公里,投資23.17億元,連續兩年創“十一五”以來的最高水平。
把大慶油田建設成美麗的油田。大慶油田逐步擺脫分散村鎮型的礦區建設布局,向集中城市化建設轉變。加大和諧示范礦區建設力度,繼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升級、員工改善性住房、飲用水水質提升等重點民生工程,搞好商業、道路等配套設施升級,以及道路沿線綠化和東湖生態園區建設,計劃在2012年年底前完成道路維修改造39.7公里,植樹500萬株,綠化面積3000公頃。與大慶市共同努力建設一個湖水相連、綠意盎然、生產生態和諧的綠色油田、一個美麗的西城區。
大慶油田老會戰職工不會忘記,2011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他們過得格外溫馨、格外幸福。位于西城區中心地帶的大慶油田創業城,蓄勢開建。
這是面向油田老會戰職工開發建設的住房改善性工程,建成后,一個環境優美、布局合理、歐陸風情、安逸舒悅的高品位綠色居住區將成為大慶油田乃至全省城鎮化建設的又一道亮麗的風景。
為有效完成原油持續穩產、整體協調發展、構建和諧礦區的“三大”戰略任務,大慶油田研究制定了《大慶油田和諧示范礦區建設指導意見》,確立了“一年見成效、三年大改觀、五年基本建成”的目標。5年內,油田居住區全部達到省級示范小區標準,國家級示范小區達到50%以上,全面建成中國石油和諧示范礦區。
據不完全統計,大慶油田近兩年先后投資3000余萬元支持當地政府開展植樹造林活動;投資4000多萬元支持地方人民生活環境改善工作。
一片片翠綠的樹叢,一個個溫馨的井站,與一群群身著紅色工衣的采油人和諧相處,構成了松嫩大地新型工業文明的美麗畫卷。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