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對話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
賣什么標準的油,是不是中石化、中石油說了算?油品標準到底是誰制定的?環保部門在其中到底有沒有話語權?就這些社會關注的焦點話題,記者近日采訪了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
記者:各地賣什么標準的油,是不是中石化、中石油說了算?
呂大鵬:2013年,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發布國五油品標準,要求自2018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全面執行。國五新標準的硫含量指標限值由第四階段的50ppm下降為10ppm,降低80%,超越美國相應標準,主要指標與歐洲現行標準水平相當,達到國際最高水平。
雖然國家要求國五標準要2018年才實施,但不少地方政府態度積極,提前實施。北京、上海、廣東、陜西、天津以及江蘇沿江8市、浙江杭嘉湖地區、湖北武漢等共8省市供應的就是國五油品。
地方政府一聲令下,不管是哪家石油公司,哪個加油站,從政府規定的這一天起,必須開始銷售高標準的油品,在省市區內封閉運行,否則就會挨罰。比如天津,天津市政府發布“美麗天津 一號工程”要求2015年起全面實施車用汽柴油國五標準,較國家要求整整提前3年。2014年12月31日零時起,在天津所有加油站,不管是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還是民營、合資的加油站,都必須供應國五標準車用汽柴油,沒有例外。
我們呼吁更多省市盡快實施國五油品標準,就是為了盡快減少汽車尾氣污染。
記者:全國這么多省市,政府都提前實施國五標準,你們能供上油么?
呂大鵬:過去十年,中石化在煉油板塊累計投入了2000多億元,用于成品油質量升級。汽油標準從2000年的硫含量不大于1500ppm下降到國五的不大于10ppm,下降了99.3%,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小時候,我們跟在汽車后面跑,聞汽油味。而如今,路上的車多了,但汽油味卻越來越淡。濃與淡之間,中國油企用10年走完了歐美國家二、三十年的油品升級路。
目前,中石化已經具備了國五油品生產能力,我們特別歡迎地方政府提前實施國五油品標準。供應不用擔心,我們和兄弟企業一起,一是可以通過裝置持續改造來滿足,二是可以跨區調運,努力保證供應。
而且,今后,中石化每年還要投入300億元進行升級改造,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優質資源,減少污染。
記者:有人說油品標準是中石化、中石油定的。那么油品標準到底是誰制定的,怎么制定的?
呂大鵬:據我了解,第一,汽柴油標準是由“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這個專業機構負責制定。俗稱“大標委”。它是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于2005年3月成立的,它接受國家標準委領導,既不是中石化的,也不是中石油的。
第二,大標委由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有關科研院所、環保和汽車等領域專家組成。大標委下面有六個小標委,大家最關注的油品標準,是由“石油燃料和潤滑劑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這個“小標委”來負責。來自解放軍、質檢、環保、汽車、院校及其他非煉油行業的委員23名、占比49%,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延長石油的委員24名、占比51%。
第三、油標委的運行機制是,一項標準的通過需要75%以上的委員同意。大標委并不直接著手標準的制定和審查,不投票。由其旗下的6個小標委具體負責。即便是大標委主任也沒有投票權。有投票權的小標委中,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延長石油的委員占51%。而一項標準的通過需要75%以上的委員同意。這就是說即使石油石化行業的專家全部同意,質檢、環保、汽車的專家不同意,燃油標準也是通不過的。而油品國五標準的通過率是83%。
記者:環保部門能否參與標準制定,到底有沒有話語權?
呂大鵬: 據我了解,環保部擁有最大的權利——“先制權”,它劃定的是“門檻”。即首先制定尾氣排放標準,尾氣排放標準是基礎性的、先行的標準,油品標準跟著排放標準,必須保證排放達到要求的。我國的國五汽車尾氣排放標準和歐五汽車尾氣排放標準是完全一致的。
國五油品標準的制定流程就是這樣走的。環保部門首先規定最主要的指標——硫含量,不能超過10ppm,這個標準要求車和油同時都要提高標準,大標委在這個前提之下,組織汽車發動機的專家、煉油的專家、催化劑的專家等進行論證平衡。早在第三階段排放標準開始,一直是這樣一個流程。
其實,標準委的這些委員、專家,不管出自哪個行業,都是業界德高望重的專家,目標都是一致的,既要努力實現環保,又要保證發展。從國一到國五,我國油品標準快速追趕,從2000年左右開始的十幾年里,走完了西方國家二、三十年的油品升級路。客觀的說,標準委的專家功不可沒,應該為他們點贊。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