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由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和IHS公司聯合主辦的2016國際油氣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主題為“新起點、新格局、新挑戰——在低油價與改革中前行”。300多名海內外行業代表就2016年石油市場展望、中國油氣市場改革、地緣政治熱點等話題展開討論。
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喻寶才出席并致辭。他指出,當前低油價下,全球經濟和行業處于深度調整時期,行業重組、并購活躍。國內進入能源供需寬松新常態。隨著石油進出口權放開,資源過剩局面可能進一步加劇。在國內油氣行業改革深化的背景下,中國石油將不斷突出主營業務能力,應對日益激烈的國內外市場競爭。
世界和中國的能源行業發展新趨勢成為會議熱點。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主席季曉南指出,培育天然氣成為我國主力能源,已經具備社會發展基礎和內外資源條件,且潛力極大,要進一步加快價格體制改革,不斷開發市場,完善政策機制和基礎設施建設。國家能源局總經濟師李冶認為,未來中國能源消費將逐漸由新興產業和服務消費產業拉動。IHS公司副董事長丹尼爾·耶金表示,目前能源格局出現三大轉型,即由出口主導到消費主導,由化石經濟到低碳經濟,由新興市場時代到頁巖市場時代。而作為長期投資行業,油氣行業更要理性看待短期的市場挑戰。國際能源署前署長田中伸男提出,應建立包括中、日等國家在內的亞洲天然氣和電力互聯網,增強地區能源互聯互通。
會議認為,2016年中國油氣行業將面臨各種新挑戰。油氣市場化改革將有助于理順市場定價與政府管制的關系,營造能源行業良性有效的競爭格局。但改革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價,因而要注重綜合統籌。兌現巴黎氣候會議排放達峰承諾,將對現有生產和消費模式產生巨大影響。這要求各個行業做好轉型準備。“一帶一路”上的中東等地緣政治格局將更加復雜多變,將給能源企業走出去提出更高要求。面對挑戰,專家認為,中國油氣行業更要堅定信心,直面資源過剩問題,對內深挖改革潛力,對外拓寬經營格局,推動能源產銷革命和結構轉型。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