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中國石油上游發展捷報頻傳:繼華北油田在內蒙古巴彥河套探區獲得重大石油發現后,長慶油田在河套盆地再獲重要勘探發現,松5井試油獲62.6立方米高產油流;大慶油田喇5-27井區高Ⅰ6以下油層通過井網重構試驗累計產油3.5萬噸,增油7500噸……
這更是一個奮斗時節。新疆油田瑪湖多口井同時壓裂試油上產忙,125臺鉆機齊聚川南頁巖氣開發奪油酣……面對油氣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難度進一步加大等挑戰,廣大石油干部員工上下一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從松遼盆地到黃土高坡,從華北平原到四川盆地,從西部戈壁到渤海之濱,上演一場場爭油奪氣的攻堅戰。
使命光榮,責任在肩——中國石油方向清、思路明、信心增、干勁足。
以高質量頂層設計
推進高質量油氣供給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和能源消費結構轉型提速,我國油氣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國家能源安全保障問題引起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國內勘探開發再次成為業界關注焦點。 在資源劣質化不斷加劇、地上地下難題不斷出現的當下,進一步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挑戰升級。如何提升?突破口在哪里?科學的頂層設計至關重要。 高質量油氣供給需要高質量頂層設計。集團公司黨組先后兩次召開擴大會議,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研究部署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專題討論“國內勘探與生產加快發展規劃方案”,動員百萬石油人勠力同心,堅決打好打贏勘探開發進攻戰,努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勘探與生產分公司匯同規劃計劃部等有關部門,全面落實集團公司關于加快發展的工作部署,結合各油田實際發展情況和資源潛力,經多次討論、反復論證,編制形成“國內勘探與生產加快發展規劃方案”,從資源發現、油氣生產、改革創新等各個層面對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進行部署。根據方案部署,下一步集團公司將進一步突出油氣勘探主攻方向,加大重點油氣田穩產上產力度,加大礦權內部流轉力度,制定上產激勵政策等改革創新舉措,全方位激活增儲上產新動力。 奪油上產對工程技術服務業務提速提效提質的呼聲和期待更加迫切。中油油服圍繞集團公司勘探開發部署,針對工程技術服務裝備緊缺問題,制定壓裂服務和鉆機保障方案,強化資源統籌調配,優化國內外鉆機配置。中油油服還提出,以精益管理有效保障重點油氣區上產,盡快更新增加裝備資源,堅持走管理技術型道路,利用新體制優勢,統籌協調、集中共享,減少浪費、提高效率,結合實施總包外包,形成規模效率雙重優勢,全面增強服務保障能力。 以高質量行動
推進高質量油氣供給 實現原油1億噸穩產,東部老油田是壓艙石。圍繞減產油田要穩產、穩產油田要上產、上產油田要加快的目標,東部老油田立足效益和產量雙穩雙提,努力穩產上產。大慶油田突出效益勘探,常規油探評井高產井比例創歷史新高,致密油水平井大規模壓裂提產效果顯著,天然氣勘探展現千億立方米規模。遼河油田突出高效勘探,當前控制儲量和預測儲量均已超進度完成年度計劃。吉林油田開展泥巖裂縫油藏低傷害壓裂及試油技術攻關,攻克此類油藏開發難題。大港油田出臺《原油500萬噸上產規劃方案》,計劃原油2022年產量達500萬噸,探索老油田上產新路。華北油田緊抓礦權內部流轉機遇,加快巴彥河套探區資源評價和勘探部署,僅用7個月時間就打破河套盆地找油40余年沉寂局面。 冀東油田通過加快推進長停井治理工作,有效激活儲量。 作為增儲上產重要的戰略陣地,西部各油田瞄準重點盆地、重點領域、重點區帶,采取進攻性舉措,爭油奪氣“加速度”。長慶油田今年天然氣產建任務100億立方米,再次刷新近三年紀錄,相當于建成一個千萬噸級的大油田;塔里木油田通過庫車山前勘探開發會戰助力克深氣田具備日產天然氣2000萬立方米生產能力,挑起建設天然氣300億立方米的大梁;青海油田通過加大重點區塊甩開勘探、戰略領域風險勘探等舉措,在昆特依深層構造天然氣勘探、英雄嶺深層勘探擴展等新區新領域勘探取得良好效果;吐哈油田通過強化富油氣洼陷精細勘探,發現葡北2、神11、馬216等三個優質儲量區塊。今年前8個月,中國石油以高水平超進度完成油氣產量目標。 今年3月進入上產黃金季以來,川南頁巖氣、新疆瑪湖、吉木薩爾致密油等重點產能建設項目風起云涌。在川南,西南油氣田集結125部鉆機在大規模開發基礎上再提速,成為四川盆地油氣工業史上開發單個區塊動用鉆機最多的區塊。在新疆瑪湖和吉木薩爾油區,數十部鉆機一字排開,“背靠背”作業,在戈壁灘大打工程提速進攻仗。為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重點區塊相繼成立川渝頁巖氣前線指揮部、瑪湖和吉木薩爾勘探開發現場指揮部,將指揮作戰中心前移,進一步加快勘探開發步伐。 以高水平科技供給
推進高質量油氣供給 今夏酷暑,川慶鉆探頁巖氣項目經理部的辦公室猶如空城。“我們這個團隊有100多人,有70多人常年奔波在一線,駐扎在現場,盯進度、抓安全、解難題。”川慶鉆探工程技術處處長宴凌表示。而他本人一年至少有一半時間堅守在威遠—長寧頁巖氣項目建設一線。扎根一線顯擔當,他們正以自身的實際行動開展好“四個詮釋”崗位實踐活動。 攻克勘探開發難題,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離不開高水平的技術服務支持做保障。圍繞重點上產區塊設備緊張等問題,油服企業創新性地優化鉆機資源配置,采取高端設備租賃和購置并舉、小鉆機配合大鉆機作業等方式,滿足上產所需。此外,各家鉆探企業通過優化鉆井參數組合和提速配套技術、實施“一趟鉆”以及強化激勵考核等方式大力提速提效。 東方物探在青海油田首次完成復雜山地三維地震項目,創柴達木盆地歷史新紀錄;渤海鉆探通過在蘇里格攻關推廣優快鉆井技術,平均機械鉆速比區塊同類型井提高34.24%;西部鉆探拿出千萬元激勵隊伍提速提效;長城鉆探通過進一步升級技術模板等方式,打造提速模板,在遼河油田2-2-24井區塊創多項施工紀錄。8月份,油服企業深井施工平均提速9.8%,完成進尺同比增加12%。 打好勘探開發進攻戰,需要不斷提升科技含量。勘探院將科研戰線進一步向一線延伸,先后成立四川盆地研究中心、準噶爾盆地研究中心、塔里木盆地研究中心、鄂爾多斯盆地研究中心等,派出300余名科研人員深入生產一線,為勘探新發現、增儲上產和老油田進一步提高采收率帶去新技術、新思路、新產品。為更好地服務于頁巖氣大開發戰略,工程院圓滿完成了對連續管作業機等頁巖氣開發關鍵設備的改造升級,提前交付施工,為頁巖氣上產贏得更多時間。(相關記者站參與采寫)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推進高質量油氣供給 近年來,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和能源消費結構轉型提速,我國油氣對外依存度不斷攀升。國家能源安全保障問題引起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國內勘探開發再次成為業界關注焦點。 在資源劣質化不斷加劇、地上地下難題不斷出現的當下,進一步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挑戰升級。如何提升?突破口在哪里?科學的頂層設計至關重要。 高質量油氣供給需要高質量頂層設計。集團公司黨組先后兩次召開擴大會議,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研究部署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專題討論“國內勘探與生產加快發展規劃方案”,動員百萬石油人勠力同心,堅決打好打贏勘探開發進攻戰,努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勘探與生產分公司匯同規劃計劃部等有關部門,全面落實集團公司關于加快發展的工作部署,結合各油田實際發展情況和資源潛力,經多次討論、反復論證,編制形成“國內勘探與生產加快發展規劃方案”,從資源發現、油氣生產、改革創新等各個層面對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進行部署。根據方案部署,下一步集團公司將進一步突出油氣勘探主攻方向,加大重點油氣田穩產上產力度,加大礦權內部流轉力度,制定上產激勵政策等改革創新舉措,全方位激活增儲上產新動力。 奪油上產對工程技術服務業務提速提效提質的呼聲和期待更加迫切。中油油服圍繞集團公司勘探開發部署,針對工程技術服務裝備緊缺問題,制定壓裂服務和鉆機保障方案,強化資源統籌調配,優化國內外鉆機配置。中油油服還提出,以精益管理有效保障重點油氣區上產,盡快更新增加裝備資源,堅持走管理技術型道路,利用新體制優勢,統籌協調、集中共享,減少浪費、提高效率,結合實施總包外包,形成規模效率雙重優勢,全面增強服務保障能力。 以高質量行動
推進高質量油氣供給 實現原油1億噸穩產,東部老油田是壓艙石。圍繞減產油田要穩產、穩產油田要上產、上產油田要加快的目標,東部老油田立足效益和產量雙穩雙提,努力穩產上產。大慶油田突出效益勘探,常規油探評井高產井比例創歷史新高,致密油水平井大規模壓裂提產效果顯著,天然氣勘探展現千億立方米規模。遼河油田突出高效勘探,當前控制儲量和預測儲量均已超進度完成年度計劃。吉林油田開展泥巖裂縫油藏低傷害壓裂及試油技術攻關,攻克此類油藏開發難題。大港油田出臺《原油500萬噸上產規劃方案》,計劃原油2022年產量達500萬噸,探索老油田上產新路。華北油田緊抓礦權內部流轉機遇,加快巴彥河套探區資源評價和勘探部署,僅用7個月時間就打破河套盆地找油40余年沉寂局面。 冀東油田通過加快推進長停井治理工作,有效激活儲量。 作為增儲上產重要的戰略陣地,西部各油田瞄準重點盆地、重點領域、重點區帶,采取進攻性舉措,爭油奪氣“加速度”。長慶油田今年天然氣產建任務100億立方米,再次刷新近三年紀錄,相當于建成一個千萬噸級的大油田;塔里木油田通過庫車山前勘探開發會戰助力克深氣田具備日產天然氣2000萬立方米生產能力,挑起建設天然氣300億立方米的大梁;青海油田通過加大重點區塊甩開勘探、戰略領域風險勘探等舉措,在昆特依深層構造天然氣勘探、英雄嶺深層勘探擴展等新區新領域勘探取得良好效果;吐哈油田通過強化富油氣洼陷精細勘探,發現葡北2、神11、馬216等三個優質儲量區塊。今年前8個月,中國石油以高水平超進度完成油氣產量目標。 今年3月進入上產黃金季以來,川南頁巖氣、新疆瑪湖、吉木薩爾致密油等重點產能建設項目風起云涌。在川南,西南油氣田集結125部鉆機在大規模開發基礎上再提速,成為四川盆地油氣工業史上開發單個區塊動用鉆機最多的區塊。在新疆瑪湖和吉木薩爾油區,數十部鉆機一字排開,“背靠背”作業,在戈壁灘大打工程提速進攻仗。為保障重點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重點區塊相繼成立川渝頁巖氣前線指揮部、瑪湖和吉木薩爾勘探開發現場指揮部,將指揮作戰中心前移,進一步加快勘探開發步伐。 以高水平科技供給
推進高質量油氣供給 今夏酷暑,川慶鉆探頁巖氣項目經理部的辦公室猶如空城。“我們這個團隊有100多人,有70多人常年奔波在一線,駐扎在現場,盯進度、抓安全、解難題。”川慶鉆探工程技術處處長宴凌表示。而他本人一年至少有一半時間堅守在威遠—長寧頁巖氣項目建設一線。扎根一線顯擔當,他們正以自身的實際行動開展好“四個詮釋”崗位實踐活動。 攻克勘探開發難題,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離不開高水平的技術服務支持做保障。圍繞重點上產區塊設備緊張等問題,油服企業創新性地優化鉆機資源配置,采取高端設備租賃和購置并舉、小鉆機配合大鉆機作業等方式,滿足上產所需。此外,各家鉆探企業通過優化鉆井參數組合和提速配套技術、實施“一趟鉆”以及強化激勵考核等方式大力提速提效。 東方物探在青海油田首次完成復雜山地三維地震項目,創柴達木盆地歷史新紀錄;渤海鉆探通過在蘇里格攻關推廣優快鉆井技術,平均機械鉆速比區塊同類型井提高34.24%;西部鉆探拿出千萬元激勵隊伍提速提效;長城鉆探通過進一步升級技術模板等方式,打造提速模板,在遼河油田2-2-24井區塊創多項施工紀錄。8月份,油服企業深井施工平均提速9.8%,完成進尺同比增加12%。 打好勘探開發進攻戰,需要不斷提升科技含量。勘探院將科研戰線進一步向一線延伸,先后成立四川盆地研究中心、準噶爾盆地研究中心、塔里木盆地研究中心、鄂爾多斯盆地研究中心等,派出300余名科研人員深入生產一線,為勘探新發現、增儲上產和老油田進一步提高采收率帶去新技術、新思路、新產品。為更好地服務于頁巖氣大開發戰略,工程院圓滿完成了對連續管作業機等頁巖氣開發關鍵設備的改造升級,提前交付施工,為頁巖氣上產贏得更多時間。(相關記者站參與采寫)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