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都在大力推進油品升級,不同品質油品價差逐步加大。但是由于市場監管不到位,市場上高低標準油品并行現象較為普遍。
成品油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商品。成品油的質量從某種意義來說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質量,因而也成為此次全國兩會不少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點。
全國工商聯團體提案
關鍵詞成品油消費稅改革
背景
現行政策下,我國成品油消費稅實行“價內征收”,即在生產環節征收銷售稅。此種成品油消費稅制度與現行經濟體制和形勢不相適應, 單一的征稅環節,各類油品的稅率不一,衍生出一些不利于市場發展的問題,特別是為不法分子提供了非法獲利空間。
建議
將消費稅從生產環節征收下移至零售終端環節征收。目前全國共有9萬多個加油站,60%以上已經覆蓋了稅控加油機。可由加油站對終端消費者代收代繳成品油消費稅,稅務部門可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強化對加油站的管控,核實代收代繳的計稅依據與數量,以實現成品油消費稅應收盡收的目標。
通過零售終端征收消費稅,生產企業偷逃消費稅的稅制基礎將不復存在,調和油、走私油等因需繳納消費稅而不再有巨大獲利空間,有利于打擊走私、規范調和油市場,提升整個市場的油品質量,營造公平、公正的油品市場環境。更有利于減輕生產企業繳納消費稅的資金壓力,降低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的經營成本,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王彪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九江石化公司黨委書記
關鍵詞規范成品油市場秩序
背景
據統計,國有煉廠加工噸油的稅費為1500-1600元,而地方煉廠噸油稅費在幾百元不等,少的噸油稅費僅有100-200元。如此大的稅收成本差異,導致一些成品油的價格出現嚴重扭曲,干擾了國有煉廠正常的生產經營,也造成了國家稅收的重大損失。規范成品油市場秩序,避免國家稅收損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建議
一要營造公平的稅收環境。加快推進稅制改革,健全稅收分享體制,后移消費稅征收環節,建立稅收異常風險評審制度,嚴格消費稅抵扣行為評估,嚴厲打擊偷逃稅行為,營造公平競爭的稅收環境。
二要提高油品市場準入門檻。目前,國有煉廠已完成油品質量升級改造,而部分地方煉廠油品質量還未能完全達標,但其利用低成本等優勢,使劣質油品混入市場,既影響了環境,又擾亂了市場。這就需要提高油品市場準入門檻,并加強對油品市場的質量監管,遏制非標油品。結合國內經濟增長新變化、石化行業發展趨勢,及時出臺產能指導意見和調控措施,嚴格控制增量準入門檻,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第三,中央與地方要共享消費稅。消費稅屬于中央稅種,須全額上繳中央財政,影響了地方政府協稅護稅的積極性,地方政府從自身利益考慮,在成品油消費稅征收管理方面主動配合愿意不強,建議將成品油消費稅由中央獨享稅改為中央與地方共享稅。
消費稅實行中央與地方共享,能夠使地方政府獲取更多的可支配財政收入,調動地方政府共同打擊逃稅行為的積極性,減輕稅收部門的征管壓力,促進稅收收入的科學劃分和公平使用。
潘桂妹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黨組巡視辦主任
關鍵詞油品升級不到位
背景
成品油市場監管涉及多個部門,局部地區執法管理機制不順、力度不夠,對不按規定升級的地方煉廠和銷售非標油品的社會經營單位未采取有效措施,導致柴油質量升級步伐緩慢甚至停滯不前、非車用柴油消費比例不斷提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機動車污染物排放增加,嚴重影響了大氣污染防治戰略的順利推進。
建議
國家應盡快出臺有關管理條例和辦法,為市場監管和執法提供依據,為避免出現“一個市場、一類油品、兩個標準、兩種價格”的亂象,應明確全國范圍內所有加油站必須全部銷售車用柴油,禁止銷售非車用柴油。
利用科技手段和互聯網技術強化對所有庫站油品質量的實時監管,切實加大對違規銷售非標準油品、調和油等擾亂市場經營秩序單位的處罰力度,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經營環境,確保成品油質量升級目標的順利實現。
對成品油質量升級項目審批開通“綠色通道”,國家加大對煉油企業成品油質量升級項目的政策扶持力度,出臺提高貸款貼息的金融政策,開辟環評、安評、節能、職業衛生等行政許可審批綠色通道,為成品油質量升級項目加快推進、合規建設創造有利條件。
李湘平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東明石化集團董事局主席
關鍵詞 熱盼成品油出口“通行證”
背景
中國煉油產能過剩已成現實,地煉企業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情況下,渴望開拓海外市場,爭取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平臺。加快放開成品油來料加工復出口或一般貿易出口資質的期望愈加強烈。
建議
放開成品油一般貿易出口資質,對提升我國煉化企業的國際地位和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國內煉油企業企業做大做強、開啟國際化事業的必由之路。
盡快建立成品油一般貿易出口資質的長效機制。一方面嚴格成品油一般貿易出口業務的準入門檻,另一方面科學制定相關規程、標準,鼓勵符合條件的地煉企業參與國際化競爭,不斷提升我國煉化企業的國際化水平和國際競爭能力。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