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國際原油價格暴跌以來,供需不平衡就成為石油市場頭疼的難題。如今,液化天然氣(LNG)市場也遭遇了類似的困境。如何擺脫供應過剩、需求不振,成為LNG市場的關注點。
供應過剩或持續至2020年
2月23日,著名評級機構穆迪發布行業報告稱,預計當前LNG價格的低迷狀態將持續到2020年,屆時全球LNG市場才有望恢復供需平衡。
報告預計,2020年前,全球主要LNG消費市場的需求要么下降,要么不變。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最大LNG消費市場日本,吸收了全球超過1/3的LNG供應量,但隨著其國內核電的緩慢復蘇,預計其2020年LNG需求量可能會降至8000萬噸,相較2014年的水平減少9%。
另有全球第二大LNG消費市場韓國,預計2020年前LNG消耗量將保持平穩,并不會有明顯增加。
但與之形成對比的是全球LNG供應量的持續增長。報告顯示,2020年前,預計全球LNG供應量將比2015年增長44%,達到4.55億噸。
穆迪指出,這主要是因為,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后,核電產能大量關停,推動全球LNG需求大漲,加上美國頁巖氣開發活躍,使得澳大利亞、美國、俄羅斯等國新建或擴建了大量LNG產能,根據目前的施工情況預計這些項目將在2020年前陸續投產,屆時將為全球市場新增大量LNG供給。
穆迪高級信貸副總裁Tomas O’Loughlin表示:“來自日本、韓國等原有LNG進口主力的需求都在不斷下降,而諸如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的需求增長,并不足以消化全部新增供應,預計未來10年內,全球LNG市場都很難實現供需平衡。而在此之前,無論是澳大利亞還是美國的LNG開發商和出口商,都將遇到不小的困難。”
路透社2月初公布的數據顯示,受供應過剩影響,今年1月以來,全球LNG價格已經出現了下降趨勢。其中,亞洲地區今年3月交付的LNG價格約為7.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比去年預估水平低了大約30美分,而4月交付的LNG價格則更是跌破了7美元/百萬英熱單位的關口。
與此同時,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也證實,今年1月,美國LNG單月出口量已經創下新的高位紀錄。
穆迪認為,所有這些都增大了LNG市場供應過剩的壓力,預計全球LNG市場的供應過剩情況將持續一段時間,甚至短期內有可能變得更為嚴重,預計到2019年,全球年供應過剩可能達到5500萬噸左右。在此期間,將有大量美國的LNG輸往歐洲市場尋找出路。
需求增長有望超天然氣
雖然對LNG市場短期內恢復平衡并不樂觀,但穆迪同時在報告中預計,受價格走低、環保需求,以及新興市場基礎設施逐漸完善的推動,全球LNG需求還將不斷增長。受此推動,加上供應增至一定程度后將出現暫停,全球LNG市場從2020年開始有望逐漸恢復平衡。
無獨有偶,殼牌收購英國天然氣集團(BG)以后首次發布的LNG前景報告中,也表達了對未來的積極預期。
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LNG需求量達到2.65億噸,其中1700萬噸為凈增進口量,縱觀全年,需求與供應增長基本持平。殼牌指出,出現這一情況主要是因為亞洲和中東地區的需求增長超過預期,幫助市場消化了澳大利亞LNG的供應量增長。
殼牌天然氣一體化及新能源業務執行董事魏思樂(Maarten Wetselaar)表示:“2016年,全球LNG貿易再一次展現了彈性,即能夠快速響應各國和地區天然氣供應量的減少,以及新興需求的增長。我們預計,2015至2030年間,全球LNG需求量的年均增速將達到4%-5%,預計是天然氣的兩倍。”
根據該報告,去年,中國和印度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兩大LNG買家。其中,中國進口了2700萬噸LNG,印度進口了2000萬噸,兩國總共新增LNG進口1190萬噸。殼牌預計,中印兩國未來還將繼續推動全球LNG需求的增長。
此外,另有哥倫比亞、埃及、牙買加、約旦、巴基斯坦和波蘭六國,自2015年開始加入LNG進口國行列,使得全球LNG進口國的總數達到35個,進一步促進了全球LNG需求的增長。報告顯示,2016年,埃及、約旦和巴基斯坦也成為全球LNG進口量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總共進口了1390萬噸LNG。
從出口方面來看,澳大利亞是2016年全球LNG出口量增長的主要貢獻國。報告顯示,去年澳大利亞LNG出口增長1500萬噸,達到4430萬噸。另有美國,去年也從路易斯安那州的Sabine Pass終端出口了290萬噸LNG。
報告預計,未來隨著貿易的增長,LNG將在各國天然氣市場出現供應缺口時扮演“救急軍”的角色,其價格也將繼續受到包括油價、全球供需關系以及LNG設施新建成本在內的多重因素的影響。與此同時,LNG貿易也正在變化以滿足采購方的需求,其中包括靈活性更高的短期小批量合同的簽署。報告同時指出,盡管LNG產業在創造新需求上展現了靈活性,但達成最終投資決定的新LNG供應項目有所減少。
殼牌指出,未來大多數需求的增長都將來自亞洲,特別是在2020年之后,因此LNG行業需要做出更多投資從而滿足需求的增長。中國政府已經制訂了天然氣在能源結構中所占比重的目標,將從2015年的5%提升至2030年的15%。與此同時,2035年,東南亞地區將成為LNG凈進口地區。考慮到地處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印尼目前是世界主要LNG出口國,這一轉變的影響將十分深遠。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