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19日對外發布《天然氣發展“十三五”規劃》。專家認為,總體來看,這是一份“進”中求“穩”的規劃,預計未來幾年,我國天然氣行業將進一步加速市場化進程。
根據規劃目標,到2020年,我國天然氣綜合保供能力應達到3600億立方米以上,天然氣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達到8.3%-10%。
“天然氣消費占比8.3%-10%這一目標,相比市場此前預期的10%,還是相對穩妥的,也符合國內天然氣發展的實際。”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國際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白俊表示。
正如規劃所述,“十二五”期間我國天然氣產業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同時也面臨勘探開發投入不足,效率偏低,勘探開發對象日益復雜,上產穩產難度大,基礎設施公平開放不夠,儲氣調峰設施建設嚴重滯后,管道安全狀況不容樂觀等多重問題。特別是,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國際油價大幅下跌、氣價機制尚未理順等因素影響,天然氣需求增速出現階段性放緩。
業內人士認為,在這一背景下,規劃適當放低、放寬天然氣消費占比目標值,更有利于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同時,規劃強調,到2020年,消費占比力爭提高到10%,表明“十三五”天然氣發展力求“進”字優先的主基調。
除此之外,相比“十二五”,此次規劃中,還有許多新的提法,透露出未來幾年天然氣將著力前進的信號。
首先,規劃的指導思想相較此前發生較大變化。“十二五規劃中提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而此次規劃中,則明確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副總經理付少華表示,下一步天然氣市場化改革力度或進一步加大。
其次,規劃對天然氣行業的認識、發展天然氣目的表述也與此前不同。“十二五規劃認為,由于國內天然氣用戶承受能力有限,完全理順天然氣價格還需要一個過程,主要考慮怎么提高天然氣消費的比重。十三五規劃則明確怎么推動市場體系建設,怎么逐步把天然氣培育成主體能源之一。”付少華說,此前業內關于天然氣的定位爭議比較大,規劃發布后,天然氣作為主體能源的定位進一步明確,這無疑將推動天然氣發展走上快車道。
第三,規劃對改革方面的描述更多,也更具體。“十二五規劃提出,研究建立天然氣交易市場。十三五規劃則明確推動天然氣交易中心建設、推動建立區域天然氣市場。并且對天然氣管網運輸和銷售分離提出了更多更細的要求,也提出了建立油氣大數據平臺這一新課題。”付少華說,“作為交易中心建設的參與者,我們更有信心了。”
當然,要落實這些規劃,如推動交易中心和區域性市場建設,還必須要有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如法律法規、基礎設施開放、稅費政策、外匯政策、進出口政策等都要相應調整。“期待下一步配套政策能進一步完善,讓規劃的利好真正落到實處。”付少華表示。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