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司長鄒首民23日表示,根據京津冀等重點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需求,環境保護部發布了鋁工業、鉛鋅工業、銅鎳鈷工業、鎂鈦工業、稀土工業等6項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改單,增設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進一步加嚴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鄒首民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對記者說,按照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要求,加快完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體系。“十二五”以來,發布了火電、煉焦、鋼鐵、水泥、石油煉制、石油化工、無機化工、工業鍋爐、磚瓦、玻璃、輕型汽車、摩托車與輕便摩托車等重點行業35項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繼續加強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控制,同時,著力開展對揮發性有機物、顆粒物的排放控制研究與標準制修訂。截至目前,現行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達到75項,控制項目達到120項,行業型、通用型排放標準和移動源排放標準控制的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均占全國總排放量的95%以上。鄒首民表示,以《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發布為標志,中國環境管理開始由以控制環境污染為目標導向,向以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導向轉變。
鄒首民說,環保標準是改善環境質量、減少污染物排放和防范環境風險的重要抓手,是環境管理和監督執法的重要依據,是維護民眾身體健康的重要保障。截至目前,中國累計發布國家環保標準2038項,其中現行標準1753項,依法備案的現行強制性地方環保標準達到167項。“高污染物排放是中國秋冬季重污染天氣形成的內因,氣象不利條件是外因。但現在尚未對霧霾成因達成科學共識,所以要求環保部會同相關部門集中國內優秀科研團隊進行集中攻關”,鄒首民透露,目前環保部會同中科院以及農業、科技等相關部門正在開展前期研究。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