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寶華日前在德國柏林表示,中國正在堅定地走綠色低碳清潔高效的能源轉型之路,這一轉型將使整個社會受益,同時亦將利好包括德國企業在內的全球各國企業。
劉寶華于當地時間17日出席2018年柏林能源轉型對話時作出上述表示。他強調,中國利用現代能源歷史較短,依靠傳統能源的歷史較長,“因此這個偉大的轉型需要我們作出艱苦努力”。
劉寶華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推進能源轉型,作出了巨大努力,已發布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和十四個配套的專項規劃。同時,中國政府還發布和實施了《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2016—2030)》,系統部署了2030年以前推進能源轉型的戰略目標和發展方向。
“能源轉型將令整個社會都受益,環境會更好,發展會更和諧。”談及中國能源轉型對本國和世界的意義,劉寶華指出,具體而言,至少可以帶來四方面效益。
第一是清潔能源產業各環節受益。以中國為例,風、光兩個行業直接帶動一千萬人就業。隨著各項事業發展,會對社會產生更大的帶動作用。
第二是傳統能源的改造提升。例如,中國現在燃煤電廠正在集中進行大規模清潔化改造,改造后的排放水平將相當于或低于燃氣電廠排放水平。今明兩年,中國70%燃煤電廠將達到燃氣電廠排放水平。
“這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在這一過程中,很多關聯企業,例如今天在座的西門子等都會從中發現機會。”劉寶華說。
第三是包括采暖在內的新增用電設施。去年,僅中國北京周邊地區電采暖已達到350萬戶,今年一年中國還將在更大范圍內推廣電采暖。由此一來,很多設施設備生產企業都可從中獲益。傳統的電網等企業亦可尋找到機遇。
第四是電網企業。在此之前,中國已經進行了大規模的電網建設、電網互聯。“將來還會出現國家和國家、地區和地區之間的大規模電網互聯,在此過程中也有很多的機會”。
“下一步我們也制定了宏偉的工作藍圖,以適應世界能源轉型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需要。”劉寶華強調,為了實現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的目標,中國能源發展將更加開放,亦將進一步改革能源發展體制。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