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報道 根據7月2日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從2014年到2016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所下降,或許已經達到峰值,結構性經濟變化使中國得以提前實現預期目標。
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7月3日報道,研究人員說,2014年至2016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是在經濟轉向高科技行業之后。
報道稱,中國在2015年巴黎氣候大會之前曾誓言要在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峰值,中國氣候官員已經表示,中國可能提前兌現承諾。
而英國《自然·地球科學》月刊刊登的這份研究報告說:“回顧起來,這一承諾可能在做出時就已兌現。”2013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創紀錄的95.3億噸,在隨后的3年逐步下降,2016年降至92億噸。
報告說,從2000年到2013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每年增長9.3%,但中國經濟在2014年經歷了“結構性斷裂”,隨后轉向不那么高碳密集型的高技術行業。
研究報告作者之一、東英吉利大學氣候變化經濟學教授關大博(音)說:“除非出現巨變,否則中國的排放量將穩定下來,并逐漸減少。”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