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來一直處于機密狀態的沙特“石油業績”終于揭開了面紗。沙特國有石油巨頭沙特阿美(Saudi Aramco)于4月1日在其國際債券募集說明書中公布了2018年業績情況,超過1000億美元的利潤規模讓一眾同業競爭對手望塵莫及,成為全球最賺錢的公司。業內認為,沙特阿美首次公開財務狀況,是在為首次公開募股(IPO)鋪路。
去年表現遠超業界同行
鑒于沙特阿美連番推遲上市計劃,加上日前宣布691億美元收購石化巨頭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70%戰略股權,市場對其企業估值規模有所保留,這讓沙特略感不安。隨著國際債券發行在即,同時也為IPO鋪路,沙特最終決定公開沙特阿美的石油業績,以平息行業對這個保守的國有油企的各種猜測。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這份長達470頁的國際債券募集說明書包含了沙特阿美過去3年的業績數據。其中,去年該公司實現了1111億美元的凈利潤,是美國科技巨頭蘋果業績的1.8倍、美國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的5倍多。此外,沙特阿美去年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達到2240億美元,超過歐盟28個成員國的軍事預算總額。
值得一提的是,沙特阿美的利潤表現與起伏的國際油價聯系緊密。國際債券募集說明書中顯示,沙特阿美2016年凈利潤大幅下降,約132億美元,當年1月油價跌至每桶31.9美元的平均月度低點;而在油價升至每桶80美元以上的2018年,該公司利潤增長了近9倍。
據了解,沙特阿美計劃今年第二季度在國際市場上首次發行債券,預計籌資100億美元,旨在為Sabic股權收購交易提供資金,其預計2020年完成這筆交易。但業內普遍認為,沙特阿美是在利用發行國際債券來測試市場情緒和基金經理的購買意愿,為其未來上市獲得更多的支持砝碼。《紐約時報》指出,沙特阿美希望在首次國際債券發行之前獲得更多市場關注。
沙特阿美財務主管Motassim A. Al-Ma’ashouq表示:“鑒于我們‘堡壘般’的地位,實際上根本不需要依靠債券市場來為收購交易提供資金。”彭博社指出,這似乎預示著沙特阿美發行國際債券并非以籌資為目的,究其根本還是為了兩年后的IPO提前鋪路。此外,財務狀況首次公開可能促使沙特阿美的企業估值超過分析師普遍預估的1萬億—1.5萬億美元,不過仍低于沙特王儲2萬億美元的潛在目標。
隨著沙特阿美去年業績公開,國際信用評級機構首次對其進行評級。穆迪和惠譽分別對其做出了“A1”和“A+”的信貸評級,均強調沙特政府嚴重依賴沙特阿美石油收入并掌控后者年度預算支持的現狀,是制約其信貸評級的主因。
穆迪表示,沙特阿美擁有最高“AAA”信貸評級持有人的許多特征,如相對較高的現金流量債務比(比率越高承擔債務的能力越強)、龐大的生產能力、市場領導力以及沙特位居全球前列的碳氫化合物儲量規模等,但由于該公司與政府之間緊密的聯系,其信貸評級只能被限制在“A1”。
惠譽也做出了同樣的解釋,稱沙特阿美“高產量、高儲備、低成本和非常保守的財務狀況”使其本可以擁有“AA+”的獨立信貸評級,但是由于沙特政府對該公司生產、稅收以及股息水平帶來不容忽視的影響力,評級只能限制在“A+”。
消息人士透露,摩根大通和摩根士丹利是沙特阿美聘請的負責國際債券發行的兩大首席顧問,并從4月1日開始就美元計價債券舉行路演,此次債券發行可能包括30年的長期債券,同時有望使沙特阿美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的地位“更上一層樓”。
“神秘面紗”只掀開一角
雖然沙特阿美的年度利潤讓行業震驚,但由于并未提供可供參考的具體細節,致使市場和投資者仍持疑問態度。《金融時報》撰文稱,沙特阿美的“神秘面紗”只掀開了一角,要成功IPO仍有許多問題待解決。對該公司而言,從傳統的以石油開發生產為單一核心業務的國有企業,轉變為石油煉化和貿易一體化的國際型上市公司,勢必要進行顛覆性調整,同時還會面臨重大挑戰。
事實上,如果沙特阿美希望順利上市并將自己定位為埃克森美孚或殼牌這樣的國際巨頭,不僅僅要公開利潤和收入情況,更要讓市場和投資者了解每筆支出的具體內容和方向以及可能帶來的任何風險。截至目前,沙特阿美仍需要向沙特政府支付一定比例的股息,而其收入仍是支撐沙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能源咨詢公司伍德麥肯茲分析師Norman Valentine表示,沙特阿美相比同行擁有較小的杠桿率,其經營現金流總量比總債務大4.5倍,而大多數能源巨頭還大不過1倍。此外,沙特阿美包括天然氣和凝析油在內的總產量可達到1360萬桶/日石油當量。“盡管沙特阿美擁有業內最強勁的資產負債表,但關鍵問題是,其在完成了稅收、政府股息以及債務方面的支付之后,還能為業務擴張留下多少現金流?”
彭博社匯編數據顯示,沙特阿美每提取一桶原油的稅前成本為7.5美元,遠遠領先于國際石油巨頭平均30美元的開采成本,目前殼牌約38美元/桶、道達爾約31美元/桶。但根據沙特阿美公開的數據,其去年每桶原油的實際成本約26美元,高稅率和高股息是導致這一結果的主因。
湯森路透金融與風險部門Refinitiv指出,雖然2017年沙特阿美的原油生產稅已經從85%降至50%,但石油行業過去5年的平均稅率僅為33.3%。此外,沙特阿美唯一股東沙特政府十分依賴其股息支付。2017年,沙特政府獲得了高達500億美元的股息,2018年油價開始上漲時則達到了580億美元。
值得關注的是,沙特政府對沙特阿美股息支付并沒有明確評估標準和固定比例。沙特阿美國際債券發行說明書披露,2015—2017年間,沙特政府將近70%的收入都來自沙特阿美,其3月時還剛剛達成了一筆330億美元的政府股息支付,其中200億美元屬于“特別股息”,但并未就此作出說明且沒有公布具體細節。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