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蘇伊士運河危機以來,美國首次成為英國最大的石油出口國,美國日益豐富的頁巖油產量開始取代英國北海的原油供應。
根據貨物跟蹤公司Kpler的數據,今年1月在英國煉油廠加工的原油中,幾乎每4桶中就有1桶來自美國,即每天26.4萬桶。這一水平超過了挪威、俄羅斯、尼日利亞或阿爾及利亞。這些國家都是英國的主要原油供應商。與此同時,英國北
海部分的原油運營商一直在努力阻止產量下降。
英國金融時報統計數據顯示,自2015年美國政府解除廣泛的出口限制以來,流向英國的美國原油數量不斷上升:2018年,美國對英國的平均原油出口量增加了一倍,達到16萬桶/天,僅次于挪威,而在2016年,這一數據僅僅為2萬桶/天。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員、能源專家Paul Stevens教授表示:
這是地理上的問題——既然英國是美國能進入的第一個大型原油市場,為什么要走得比你需要的更遠?
美國原油供應激增之際,美國原油日產量已從10年前的區區500萬桶上升至近1200萬桶,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水平鉆井和水力壓裂技術的進步,頁巖地層的石油供應得到了開發。
這使得華盛頓能夠推行特朗普政府稱為“美國能源主導地位”的政策,即美國超越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并成為主要的天然氣供應國。
在美國出口攀升之際,挪威等距離英國更近的國家則在遭受損失:數據顯示挪威對英國的原油出口去年下降13%。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