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能源咨詢公司Rystad近期發布一項深度研究預測稱,21世紀20年代,油氣行業上游將通過數字化和自動化砍掉約1000億美元的預算,而油服公司在上游數字化和自動化的建設過程中將扮演重要角色。
油氣行業數字化將創造巨大價值
Rystad稱,雖然許多油氣行業的公司都確立了數字化和自動化目標,但其真正實施還取決于公司之間數據的自由共享和推進這些方案所采取的商業戰略。因此,這個過程可能較漫長,可能需要數年才能見到成效。一些公司認為,可借此降低鉆井成本10%~20%,降低設施和海下成本10%~30%。
但是并非所有開發或鉆井作業都具備這樣的降本空間,國家石油公司、國際石油公司和小的勘探開發公司整個供應價值鏈的數字化和自動化進程也不同。因此,到2030年前,比較現實的增效和協同效應產生的降本幅度將接近10%。除了節省成本,數字化還可通過延長正常運行時間、優化油氣藏改造策略,提高安全性和加強環境保護,從而提高生產力,而這正是創造巨大價值的過程。
油氣行業數字化的主要“推手”
Rystad分析稱,未來十年,油氣上游數字化和自動化的主要推動因素有兩個。
一個是油氣價格的長期低迷,促使石油行業上游主動進行數字化和自動化。為順應趨勢,油服公司目前正不斷推出新的數字產品,過去3個月,斯倫貝謝、貝克休斯和德西尼布似乎展開了競賽,接連發布重要的數字化產品。迄今為止,最大的數字化項目是斯倫貝謝、雪佛龍和微軟聯合開展的,于2019年9月中旬啟動,主要目的是對來自勘探、開發和生產過程,以及中游板塊的不同數據實現可視化、解釋并最終獲得新認識。
數字化的另一個主要推手是數據存儲和處理成本的日益下降,而物聯網的不斷擴大也使得數據的海量高效處理成為可能。但是,一座海上平臺的數據系統有時可囊括5000~15000個傳感器,將這些數據點全部實現連接并非易事。從數字化項目復雜性的角度考慮,數字化投資將更多聚焦于新的油氣項目,老舊的在產油氣資產將被置于次要地位。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