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美國WTI原油5月合約跌入負油價后,當地時間27日晚間WTI6月合約再次暴跌,收盤報12.93美元/桶,下跌24.68%;布倫特油價收于19.99美元/桶,下跌8.26%。28日,國際油價劇烈波動,美油一度跌超20%。截至記者發稿,美油6月合約報10.73美元/桶,下跌16.04%;盤中一度跌超20%,年內跌幅超過80%。布倫特油價報22.71美元,上漲1.26%。
業內人士認為,油價持續暴跌仍然和全球原油存儲空間告急有關。
高盛預測,“我們可能目睹本周一美油遭遇的那種血腥大屠殺重演。產油商寧可倒貼錢給獲得原油現貨所有權的買家,全球儲油空間可能在未來三到四周內耗盡。”
德國商業銀行預期,油價第二季將維持在15-25美元/桶的極低水平,其中在不到四周內就會到期的WTI6月合約可能再度受到干擾并出現負值。
美國石油基金USO表示,正逐步削減6月的WTI期貨,轉而移倉去更加遠期的期貨。目前USO已經削減了7月到期的WTI倉位,增加了9月合約的倉位。這也意味著,近期的石油期貨可能面臨更大下跌壓力。
恒創天下投資總監羅曉鳴表示,油價持續暴跌主要與原油需求大幅萎縮有關,而全球原油存儲空間告急放大了跌幅。“油價后續走勢取決于供需平衡,原油市場供需不平衡狀態仍未改變。”他認為,原油運輸和存儲都比較難,當前原油庫存空間越來越有限,原油又不能像牛奶一樣能倒掉,在疫情蔓延原油需求大降背景下,國際油價后市走勢真不好判斷。
東證衍生品研究院能源化工首席分析師金曉表示,“原油并不是適合長期投資的商品,它和黃金、白銀不一樣,貴金屬是固體、倉儲費低,原油是液體、在極端過剩環境下倉儲成本非常高,反映在期貨價格上就是換月成本很高。對于非專業投資者,建議盡量避免參與此類產品,有前期近月多單的可以先離場觀望,更不建議入場開新倉。”
隨著原油期貨價格的下跌,不少油氣公司進入寒冬。繼惠廷石油公司之后,美國再次出現石油企業申請破產保護的案例。當地時間26日,美國戴蒙德海上鉆探公司(Diamond Offshore Drilling Inc)在得克薩斯州申請破產保護。該公司去年總營收為9.81億美元,約有雇員2500人。根據能源分析公司Rystad Energy的預測,如果石油價格維持在20美元上下,到2021年底,將有533家美國石油勘探和生產公司申請破產。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