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乍暖還寒,疫情尚未結束,油價風暴又至。上一輪低油價的影響還未散去,新一輪低油價再度襲來。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市場恐慌情緒蔓延,國際油價持續向下。
面對當前復雜形勢,集團公司董事長戴厚良號召廣大石油員工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堅持底線思維,保持戰略定力,加強形勢研判,緊緊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化危為機,切實化解生產經營中的難題,堅決奪取疫情防控和高質量發展的雙勝利。
危與機、利與弊,猶如硬幣的兩面,從來都是相伴而行、正反相生的。越是在嚴峻挑戰面前、在艱難困境時刻,越需要看到危機中蘊含的潛力和積極因素,積極作為方能危中求機、化危為機。危機挑戰當前,如果對形勢研判不到位、把握不好,就是挑戰,就是停滯、挫折的開始;認識到位、把握好了,就是機遇,是發展、成功的新起點。
我們要清醒地看到,上一輪低油價是高位俯沖,石油公司應對尚有回旋空間。本次低油價則是中低位再跌,形勢也更復雜,沒有完全走出困境的石油公司將承受比上一輪低油價更大的壓力。毫無疑問,此輪油價下跌將給企業生產經營、效益提升、深化改革等帶來更大的考驗,企業下一步發展面臨更多不確定性,挑戰也更加復雜嚴峻。
縱觀世界石油工業160多年發展,如何在錯綜復雜、曲折坎坷中不斷發展壯大,很大程度上在于是否有敏銳洞察、堅毅勇為和闖關奪隘、逆境突圍的生存能力。也曾有安然、柯達等一些公司規模龐大、輝煌一時,但在市場突變的巨大考驗中錯失機遇,栽了跟頭,最終湮滅在歷史煙云中。也曾有一些企業正是在挑戰面前把握住了機遇,以變應變主動作為,因時順勢完成了生與死的“驚險一躍”,淬煉為偉大企業。埃克森美孚、BP等國際石油公司都是在面臨油價巨震、重大安全事故時不斷改革重組,及時調整經營戰略和策略,從而一次次攀越發展的歷史新高度。
歷史啟迪我們,面對當前挑戰,關鍵是要堅定信心,科學應對,逆勢而上。
從全球能源轉型的歷史進程來看,低油價拓展了傳統石油企業加速清潔化低碳化的空間。這為我們立足全球整合各類資源,站在能源轉型的歷史潮流中轉化機遇、加快能源布局、加快轉型發展、真正實現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的發展目標贏得寶貴時間和空間。
從企業發展內在動能來看,低油價為企業深化改革發展開啟了倒逼轉型的窗口。越是困境,越能激發干事創業的激情。我們要抓住企業在低油價時期暴露出的矛盾和問題,充分利用倒逼機制,持續推動改革、加快創新發展,增強企業應對風險的免疫力,以對降低成本的始終“不變”來應對市場的“萬變”,以對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的追求“不變”應對油價劇烈起伏的“萬變”,實現高質量發展。
從油氣市場運行規律來看,低油價也為企業進一步優化布局、重構價值鏈提供了機遇。當前經濟社會步入新常態,油價油市也進入低位震蕩的新常態。低油價危機是挑戰,但也是世界油氣行業資產并購及市場重新洗牌的良機。隨著油價不斷下行,一批競爭力低下的企業或將應聲倒下,市場可能迎來新一輪全球性油氣資產并購重組。我們要積極整合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生態鏈上各類資源,充分釋放企業發展生產的各要素潛能,贏得發展的主動權。
能否危中求機、化危為機,當前關鍵是要層層傳遞壓力,激發全員動力。要結合即將開展的第18次“形勢、目標、任務、責任”主題教育,把壓力傳遞到每一個神經末梢,把指標落實到每一個具體崗位,確保百萬石油人抖擻精神,勠力同心,上下同欲,打一場提質增效的攻堅戰、效益實現的保衛戰、高質量發展的進攻戰,為挺起中國經濟脊梁做出應有貢獻。
當然,我們必須將問題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些,把對策研究得更具體、更全面、更可行些。我們還要深刻認識到,怕的不是低油價的巨大沖擊,而是企業應對低油價的能力恐慌;怕的不是低油價來得突然,而是應對低油價畏難怯戰;怕的不是低油價持續很久,而是轉化動能的時間過長。最怕就是,見“好”就收,低油價時“緊一緊”,高油價時“松一松”,企業在高質量的路上徘徊緩進,缺少應對油價波動的長效機制。我們要以應對這次低油價為契機,切實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努力做到讓危機影響“慢半步”、應對危機“快半步”、高質量發展“跨一步”,一步一個腳印邁向世界一流。
在新一屆黨組的帶領下,將士用命,我們必將戰勝重重挑戰,在相互依存又相互轉換的矛盾雙方中把握機遇,在奔向世界一流的征程中實現偉大跨越。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