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7日訊(記者王婉瑩)近期,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對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造成了一定沖擊。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今日回應稱,國家發展改革委已會同有關部門著力疏通堵點、卡點,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
今年3月份以來,受疫情影響,部分地區出現人員返崗受限、跨區域物流受阻、疏港運輸不暢等問題,對重點地區、重點領域的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造成了一定沖擊。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鏈、穩鏈。
一是暢通運輸通道保障物資通達。在公路運輸方面,與有關部門一起指導長三角三省一市,加強對高速公路和普通國道通行情況以及重點物資運輸情況監測,推動落實全國統一的通行證制度。
截至5月16日,長三角貨車流量降幅持續收窄,涉疫重點地區收費站、服務區全部開通。在海運和機場鐵路運輸方面,加強指導調度和組織協調,促進貨物快運快抵。
二是督導地方建設和啟用中轉站。協調督導長三角有關省市布局建設了一批物資中轉站。比如,在上海、寧波、杭州建設了4個生產物資中轉站,有效保障了汽車生產零部件等生產物資的運輸需要,對推進汽車等重點行業復工復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支持地方強化物流末端配送能力,推動解決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問題。
三是加強產業鏈供應鏈風險監測預警。指導各地建立產業鏈供應鏈風險監測處置體系,做好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復工復產情況的監測分析,及時掌握產業鏈供應鏈運行情況和苗頭性風險,有針對性地進行協調解決。特別是對于集成電路等領域重點企業,實行日調度,加強部門、區域和行業之間的協同配合,幫助協調解決企業面臨的人員返崗受限、原材料運輸不暢、供應商停產等問題,確保企業正常生產經營,帶動上下游大中小配套企業協同復工復產。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繼續強化部門間、地區間協同和工作銜接,進一步健全產業鏈供應鏈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完善風險研判處置機制,提升風險識別、精準有效處置能力,力爭做到風險早發現、早報告、早研判、早處置,全力打通卡點堵點,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運行。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