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上能電力將在全國投資建設一萬個儲能電站項目。”6月16日,上能電力集團董事局副主席陳正強在電力儲能發布會上宣布。同時,上能電力與無錫市人民政府、銀河證券、廣發銀行、北辰集團分別簽訂深度戰略合作協議。
陳正強表示:“2016年,上能電力儲能板塊將首批落地1500–2000個儲能單體項目,投資規模約300億元。未來,上能電力將綜合考慮各地區實際需求及商業化應用因素,制定整體布局規劃和部署方案,在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唐等地全面推進儲能項目,打造上下游聯動的儲能產業鏈。”
【構建能源互聯體系 儲能為本】
在新一代能源互聯體系中,規模化、分布式電力儲能設施成為核心基礎設施之一,可用于“發、輸、變、配、用”各個環節。陳正強說:“電力儲能能夠實現移峰填谷、電力需求側響應,以及發電側、輸電側、用電側協調運行,為電網提供調峰、調頻能力、增強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水平。”
從全球范圍看,城市的數量持續增加、規模不斷擴大,電力供應與負荷之間的“峰——谷”差問題日益嚴重,盡管各國政府和電力部門在鼓勵現代大城市發展分布式、可再生新能源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但“峰——谷”差問題仍在加劇。陳正強表示:“規模化電力儲能為解決城市電力問題提供了新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儲能將實現移峰填谷、需求側管理、需求側響應,解決能源互聯‘最后一公里’問題;通過‘發電+儲能+微網’集成技術,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和盈利能力。”
【技術已成熟 鋰電池成本三年下降50%】
如今,儲能技術日益成熟,儲能成本大幅下降,為儲能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條件。陳正強說:“全球新增規模化電池儲能應用市場中,70% 采用鋰離子電池技術。而過去三年鋰離子電池成本下降了約50%,達 $400/kWh,2016年特斯拉發布了鋰電池儲能系統的成本目標:$200/kWh。”
同時,電力儲能還獲得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近期,國家已經出臺了一系列頂層設計政策文件——《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 年)》、《能源技術革命重點創新行動路線圖》、《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等。陳正強表示:“國家發布了10 MW 儲能電站商業化應用細則,為儲能電站建設提供了標準化的實施細則。將進一步助推儲能產業發展。”
有機構預測,電力儲能市場將呈爆炸式增長。從2015年情況看,全國全年棄風棄光損失的總電量超過800億度,若采用分布式儲能技術解決一半左右的年棄風棄光損失電量,保守預測需要 140 GW 儲能裝機容量。中國一些城市還普遍存在高峰季節電力缺口以及經常性“移峰填谷”需求,若采用儲能技術來移峰填谷和調峰調頻,預計將產生 80-100 GW 儲能裝機容量需求。此外,國家近期出臺的加快電動汽車充電/換電站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的行動計劃,正在加速中國電儲能市場的爆發式增長。
【建萬個儲能電站 獲多方產業效益】
上能電力“萬個儲能電站”計劃將首先落地無錫市,陳正強介紹:“未來三年,上能電力將在無錫市投資60億元,建設100-200個儲能電站,可緩解夏季高峰時期100萬千瓦的電力缺口。建設和運營城市級電力儲能設施、電儲能設施、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等項目,將無錫市打造成高水平國家級儲能應用示范城市。”
建設萬個儲能電站將提高移峰填谷和新能源消納的能力,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萬個10MW儲能站可提供100GWh儲電/供電能力,與等量火電廠相比節約造價約60%;采用分布式電力儲能技術解決“棄風、棄光”的同時,還可帶來供電收入。100GWh儲電量若每天滿充滿放一次,可產生約1億度電費收入。
建設萬個儲能電站還將帶來巨大的環境、社會、產業鏈效益。100GW 提供的電量等同10萬噸 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量。若用于可再生能源,按每天充放一次計算,全年365天可減少碳排放3650萬噸。
“萬個儲能電站”的構想,還將帶動儲能設備研發、電池生產、系統集成產業鏈發展;大規模儲能網安全可靠運行,將催生專業運行服務行業的發展。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