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CNESA)表示,到2020年中國預計提高10倍的儲能容量至14.5吉瓦,這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努力減少來自可再生能源的大量電力浪費。
雖然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風能和太陽能生產國,但是一些地區由于技術限制、電網的瓶頸問題和疲軟的電力需求增長,預計將損失超40%的電力。
儲能技術,如抽水蓄能或鋰離子電池,預計在提高中國儲能容量以更好使用可再生能源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為中國提供儲能技術的國際企業包括瑞士ABB和德國萊茵集團,國內參與者有北京索英電氣、北京四方繼保自動化股份公司,以及合肥陽光電源攜手三星建立的合資公司,即三星陽光(合肥)儲能電池有限公司。
根據CNESA發布的報告,過去5年隨著提高110%容量后,目前中國的儲能容量達105兆瓦。但是2015年這一儲能容量僅占總發電容量的1.7%。
“我們并沒有計算抽水蓄能,而根據生產商的訂單,到2020年儲能容量將增至4.5吉瓦。”CNESA秘書處秘書長張靜表示。
政府在最新的2016-2020“五年計劃”中表示,將尋求在儲能商業化方面的突破,但并未設定目標。
“由低碳能源轉型及批發電力市場開放引領,中國正進行一場能源變革,而儲能將對支持變革非常重要。”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副院長蔣莉萍表示。
許多儲能項目在財政上尚未可行,而投資者希望獲得更多政府支持。
北京科諾偉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洪華表示,中國需要引進針對峰值和峰谷電力不同價格的機制,從而為使用儲能容量提供激勵,并且支持這一新技術的投資回報率需達12%。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