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鋰業巨頭FMC公司宣布自10月1日起,在將全球范圍內全線提升旗下鋰產品價格,其中,碳酸鋰、氯化鋰、氫氧化鋰等產品將提價15%。受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影響,動力鋰電池市場持續走俏,這為鋰電池上游碳酸鋰帶來利好,今年以來,國內碳酸鋰均價調漲近20%。此次在鋰業巨頭帶頭漲價的示范效應下,預計將刺激原本供需偏緊的碳酸鋰市場,料我國鋰電池產能將進入加速擴張時期。
鋰電池分為鋰金屬電池與鋰離子電池兩種,其中鋰離子電池是主流。與鉛酸電池等傳統電池相比,鋰電池在同體積下容量更大,生產、使用與回收過程對環境污染小,因而近年得到大力推廣。目前鋰電池已經廣泛應用于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消費電子產品以及儲能領域中,隨著新能源汽車興起,動力鋰電池發展勢頭不容小覷。據悉,目前絕大多數新能源汽車采用鋰離子電池作為動力源,動力鋰電池成本約為純電動汽車成本的50%,發展動力鋰電池產業利潤極為可觀。
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國鋰電池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市場需求達2.8GWh,消費型鋰離子電池需求約為30GWh,儲能鋰離子電池市場需求占比較小,總計可達33GWh。僅考慮動力電池和消費型電池的需求,2018年鋰電池需求將達54GWh,2020年有望達到72GWh。
目前全球鋰電池產業集中在中、日、韓三國,三者占據全球95%左右的市場份額。去年起中國市場占比達到27%,全球新增投資的近八成集中在我國,預計未來占比將進一步提升,產能擴張步入加速階段。不過,現階段產能仍未滿足新能源汽車發展需要。
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新能源汽車已累計生產9.89萬輛,同比增長3倍。預計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22萬臺,同比增長162%,動力鋰電池需求約達12.5GWh,產值約合250 億,而動力鋰電池實際產能或只達5GWH。我國鋰電池產能遠未滿足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需求,仍有進一步發展空間。預計未來10年內,我國動力鋰電池產業規模有望突破1600億元。
鋰電池產業發展黃金十年可期。但鋰電池安全與續航問題仍有待進一步改善,這依賴于鋰電池關鍵材料等技術發展。在全球巨頭的提價,行業景氣度將繼續提升的效應下,鋰電池上游材料領域將獲得利好,從而助推鋰電池技術發展,東莞杉杉、雅化集團、天齊鋰業、當升科技等公司值得關注。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