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疫情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在2月份遭受重創。據中汽協統計,2020年2月,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8.5萬輛和31萬輛,較去年同期分別下滑79.8%和79.1%。而動力電池板塊同樣受到波及,據蓋世汽車研究院梳理,我國2月份動力電池裝機量約0.6GWh,同比下滑73%,環比下滑74%。
插電混僅占比5%,中級車裝機量近半
從細分市場來看,乘用車領域中純電動車的需求比例進一步擴大。2月份純電動乘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為483.24MWh,占乘用車總裝機量93%,相比上個月又提升了約4個百分點。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動力電池裝機量為27.06MWh,約占乘用車總裝機量5%。而另外約2%的動力電池裝機量被增程式混合動力車型占據。
在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政策背景下,國內多數車企對純電動車型表現出更大的熱情,雖然補貼開始退坡,但純電動車型在乘用車市場的主導地位仍然沒有改變。不過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逐漸開放,更多外資企業開始依托他們成熟的燃油車口碑,推出插電混車型,相關電池需求量有望隨之提升。
另一方面,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消費升級現象十分明顯。2月份,B級車型電池裝機量達到257.01MWh,幾乎占到乘用車總裝機量的一半,而在去年同期占比僅為6%左右。而A級車型裝機量為157.35MWh,從去年同期占比66%下滑到30%。至于新能源汽車發展初期較為紅火的小微型車型,則是進一步萎縮,合計占比為16%。
磷酸鐵鋰份額下滑,三元材料占比87%
從不同電池類型來看,2月份的動力電池總裝機量中,三元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518MWh,約占比87%。而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為76.5MWh,占比約13%。三元材料在2月份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競爭優勢,而磷酸鐵鋰相比1月份28%的裝機量份額而言,下滑了15個百分點。
不過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恐怕是因2月份商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大幅減少所致。在商用車中,2月份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達到92%,而商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卻環比下降約88%。三元材料電池則占據乘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的近99%,2月份乘用車動力電池裝機量環比下滑約70%。
事實上,磷酸鐵鋰與三元材料電池不僅通過不同車型板塊持續競爭,而且磷酸鐵鋰還掀起了一股反攻乘用車領域的勢頭。過去因為市場追求長續航,以及補貼政策向高能量密度傾斜,三元鋰電池一度反超磷酸鐵鋰電池,成為乘用車市場的寵兒。隨著補貼的退坡,磷酸鐵鋰電池成本更低、安全性更好的特點又開始回到各大主機廠的視線之中。
電池裝機量TOP10企業分析
2月份以松下、LG化學為主的外資動力電池品牌,乘著特斯拉國產的東風,在裝機量上向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發起凌厲的攻勢。不過寧德時代仍然以219.4MWh的裝機量繼續穩居首位,而且隨著寧德時代與特斯拉的合作,也將會分享這股增長效應。
自工信部于去年6月21日起廢止《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開始,日韓動力電池企業就給國內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一些不具備產品和核心技術優勢的電池企業將被快速淘汰。
如今,國內動力電池的頭部效應也在繼續放大,以寧德時代、松下、比亞迪、LG化學為主的四大電池企業裝機量,約占2月份總裝機量的85%。而前十企業的裝機量占比更是超過了92%。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