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東北區域的發電側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最高電價1元錢,電化學儲能完全可以盈利的。只是這個政策還沒有擴展到電網和用戶側。
裴哲義:僅代表個人,今天是中國能源研究會儲能專業委員會的年會,我也是委員會的一員,很高興今天跟大家談商業模式和政策。我認為一個行業的發展政策是很關鍵的,今天能源局劉司長也來了。回顧光伏和風電的發展,在初期階段都有政策強力的扶持,包括政府的補貼。但是儲能是否還要再走這條路呢?這是需要大家思考的。我想在座各位都清楚,儲能發展到今天并沒有走補貼這條路,而是市場化這條路。
如何市場化?需要什么樣的商業模式呢?關于商業模式剛才大家講到很多,我個人認為,現在有相對明確商業模式的就是用戶側和發電側。在此想說明一點,把儲能分為用戶側、電網側、發電側只是為了便于說明問題,其實儲能裝在哪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一個合適的商業模式,能發揮其作用。
先說電源側的商業模式,一是與火電廠一起參與輔助服務,減少考核損失,二是與新能源電站一起減少棄電損失。只是在新能源電站建設的儲能項目投資回報率與電價有關。再說用戶側的商業模式,在部分峰谷差價比較大的地區,基本是通過峰谷套利獲取收益。而電網側(包括獨立第三方)儲能還沒有一個相對明晰的商業模式。
到底電網側或獨立第三方儲能應有什么樣的商業模式呢?剛才會議上大家講了很多。我不太同意那種說法,社會資本做不了再由電網公司兜底,電網憑什么兜底?電網企業也要核算投入產出的,如果儲能不能納入輸電資產,電網該如何兜底。所以我們一定要創新商業模式。儲能在電力系統可以發揮調峰、調頻以及事故備用綜合效益,還可以減緩部分輸變電設備投資,甚至減少發電設備投資。比如200萬儲能,不僅增加400萬的調峰能力,在一些特定情境下還可能減少200萬火電廠投資,可以說社會效益巨大,如何創新一個商業模式來反映儲能的這些價值需要我們每個人的思考。
再比如現在東北區域的發電側調峰輔助服務市場,最高電價1元錢,電化學儲能完全可以盈利的。只是這個政策還沒有擴展到電網和用戶側。
至于政策方面,我個人認為政策與商業模式是緊密相關的。我們做過一些分析比較,我們國家的政策還是比較全的,涉及到方方面面,不比國外少。但各項政策的落地還需要一個過程,特別是一些政策需要不同部門協同,一些政策需要地方政府制定細則。所以,如何用好現有政策,把現有政策更好的落地,創建體現儲能綜合價值的商業模式需要我們的共同思考和努力。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