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公告,8月1日起對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移動電源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China Compulsory Ce.jpgication,以下簡稱“CCC認證”)管理。自2024年8月1日起,未獲得CCC認證證書和標注認證標志的,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將進一步規范我國鋰電池行業發展,在促進產品安全質量提升、保護消費者權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認證適用范圍包括依靠鋰電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實現化學能與電能互相轉化的裝置,并被設計成可充電;包含有保護電路的任意數量的鋰離子電池組合而成準備使用的組合體,例如便攜式辦公產品、移動通信產品、便攜式音/視頻產品等便攜式電子產品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以及質量不超過18kg,包含額定容量大于600mAh的鋰離子電池和/或電池組,具有交直流輸入/輸出的可移動式電源,例如充電寶、便攜式儲能電源、露營用移動電源等。
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移動電源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但鋰電池由于使用易燃的有機電解液,存在一定的潛在危險。當產品生產工藝和結構不符合國家標準等技術要求時,或者在運輸、使用環節,遭受極端高低溫、嚴重磕碰、長時間過充等特殊情形,很容易發生熱失控,造成電池鼓脹進而引發起火、爆炸、過熱或者漏液等安全問題,直接危害人身健康安全。
我國是鋰電池主要生產國。今年2月,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鋰離子電池產量達750GWh,同比增長超過130%。市場監管總局的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顯示,移動電話用鋰離子電池合格率不足90%,移動電源合格率一直徘徊在60%-80%之間。
為了加強對鋰電池、充電寶等產品的質量安全監管,2022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電子電器行業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要求將安全風險較高的鋰電池、移動電源納入CCC認證管理。
據了解,為兌現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我國于2001年12月3日對外發布了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這是我國按照世貿組織有關協議和國際通行規則,為保護廣大消費者人身和動植物生命安全,保護環境、保護國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規實施的一種產品合格評定制度。同日還發布《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對列入目錄的19類132種產品實行“統一目錄、統一標準與評定程序、統一標志和統一收費”的強制性認證管理,并將原來的CCIB認證和長城CCEE認證統一為中國強制認證,即CCC認證。
從2002年5月1日起,國家認監委開始受理第一批列入強制性產品目錄產品的認證申請。截至目前,CCC認證制度共覆蓋16大類96種產品,包括家用電子電器、汽車、玩具等涉及社會大眾日常生活的消費類工業產品。
市場監管總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購鋰電池、充電寶時,一定要認準CCC標志,同時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第一,盡量避免邊給電子產品充電邊使用,或長時間給產品充電;第二,不要隨意更換充電器,有些快充充電器充電功率較大,但對于某些沒有限制保護設計的電池就可能造成過電壓或者過電流充電,產生安全隱患;第三,不要隨意拆解產品或自行更換電池;第四,要及時檢修更換,電子產品浸水或者暴曬之后,應及時送到專業維修店進行檢查確認,必要時更換鋰電池。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