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政策提及“加強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設,推動分布式能源開發利用,發展新型儲能。”
這是新型儲能首次被明確提及,反映出在當前發展階段,新型儲能系統發展的重要性與迫切性。那么建設儲能設施都有什么用途?其未來空間有多大?投資價值大不大?本文將圍繞這些大家關心的問題進一步展開。
問題一:儲能設施都有什么用途?
儲能應用覆蓋發電用電全過程。隨著新能源發電的普及和用電政策的推動,儲能的價值越來越高,已經成為電力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發電側:主要建設在各個火電廠、光伏電站以及風電場,火電廠配儲可保障火電廠的調峰調頻能力,新能源配儲可緩解新能源消納壓力,平滑風光發電的波動性和間歇性。
2)電網側:儲能接入輸配電網,由電網公司統一調度,以響應電網的靈活性需求。有些地區的儲能還可以以獨立主體的身份參與電力現貨市場交易。
3)用戶側:分為工商業儲能和戶用儲能。目前我國以工商業儲能為主,而戶用儲能在歐洲應用更廣泛。利用峰谷價差套利是我國儲能最主要的盈利方式,用戶可以在晚上電價低谷時給儲能充電,白天用電高峰時放電,這樣就能節約用電成本啦!
圖:儲能的不同應用場景
數據來源:科鑫能源官網,國金證券(8.930, 0.08, 0.90%),國家能源局《新型電力系統藍皮書》(2023)
問題二:儲能市場發展的現狀怎么樣?
歐美市場有望復蘇,出口增速有望提高。受益于庫存去化與政策修復等利好因素,歐洲戶儲與美國大儲市場有望迎來顯著回升,利好國內儲能電池、逆變器等相關產品出海。
對于歐洲戶儲市場,23年庫存高企是壓制行情的主要因素。鑒于紅海事件導致海運周期顯著拉長,海運價格上漲,歐洲去庫逐步加速。疊加即將迎來的春季戶儲裝機需求復蘇,去庫有望于1H24結束,業績彈性改善可期。
圖:歐洲戶儲裝機:預計春季開始環比顯著提升
數據來源:ISEA,數據截至2024年1月
國內利好政策推出,中標量維持高增長。24年1-2月國內鋰電池儲能系統累計中標規模超4.24GWh,同比增長 259.5%,延續高速增長態勢。與此同時,在政策端,兩部委聯合印發的《關于加強電網調峰儲能和智能化調度能力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到 2027年,保障新型儲能市場化發展的政策體系基本建成,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的智能化調度體系逐步形成。在各類利好政策的加持下,我國儲能市場有望延續蓬勃發展勢頭高速成長。
問題三:未來空間大不大?
儲能市場空間充足,正步入發展快車道。隨著儲能技術快速發展、經濟性不斷提升及全球清潔能源發電的蓬勃發展,全球儲能裝機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隨著滲透率的快速提升,至27年全球儲能裝機量有望達到約544GWh,對應22-27年復合增速高達37.9%。
圖:全球儲能裝機量及預測(GWh)
數據來源:CNESA,EIA,EASE,Sunwiz,中金公司(33.720, 0.03, 0.09%)研究部
整體來看,儲能行業應用場景豐富,受政策支持,未來空間廣闊。儲能電池ETF(159566)是市場上首支聚焦于儲能產業鏈的ETF產品,其成分股不包含傳統上游、中游環節,對儲能產業鏈覆蓋度高,是把握儲能產業鏈投資機會的優質工具,可幫助投資者便捷布局,提升投資體驗。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