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黃金、白銀、鉑金以及銅等貴金屬及工業金屬價格集體上漲,全球進入新一輪金屬漲價潮。
其中,鋰電池金屬原料銅5月20日單日暴漲4700元,再創銅價新高,次日急跌1090元,目前國內市場銅現貨價格8.6萬元/噸?;仡?024年銅價走勢,一月至三月上旬,銅價在6.8-7萬元/噸的價格水位穩定震蕩,自三月中旬開始一路走高,以單月1萬元/噸的漲幅,飆升至現如今的8.6萬元/噸,對比年初的價格地位,銅價漲幅近三成。
“瘋狂”的銅價背后,是地緣政治的不穩定、全球銅供需不平衡等復雜因素。
供給端,2024年以來海外銅礦開采供應并不穩定,智利Escondida銅礦、秘魯Las Bambas銅礦等均出現減產或停產情況。
另一方面銅儲量大國俄羅斯受西方制裁影響,不參與期貨交割。而俄金屬在倫敦金屬交易所倉庫中所占比例較高,銅占62%。
需求端,中美作為全球兩大銅使用大國,出于對制造業,尤其對新能源產業的重視,對銅材的需求提升。
相關分析指出,2024年銅價將維持高位震蕩。
從近期市場看來,銅價的異動在鋰電銅箔行情上已引起微妙的影響。4月6μm鋰電銅箔月均價為9.3萬元/噸,環比三月上漲7.05%。
目前鋰電銅箔、電池箔加工費都處于價格低位,電池企業也維持銅箔低庫存狀態。而銅價的持續上漲或將倒逼鋰電銅箔成本上升,銅箔在電芯中的成本占比也將擴大。
高工產研(GGII)認為,銅價上漲或將進一步驅動銅箔的極薄化發展。寧德時代、億緯鋰能、中創新航等企業在加快導入到5μm、4.5μm鋰電銅箔。GGII預計,到2025年<6μm銅箔出貨量市場占比將提升至50%。
諾德股份表示,其3.5μm極薄鋰電銅箔已實現量產突破,并在加緊攻克研發3μm更極薄的鋰電銅箔產品。
另外,銅價上漲將對可以實現更低成本的復合銅箔有所利好。因其三明治結構,PET復合銅箔的銅使用量僅為傳統銅箔的三分之一,生產成本下降超4成。
自2023年,復合銅箔在電池端的應用得到顯著推進。
近期,萬順新材披露,首張復合銅箔訂單已交付。
金美新材料復合銅箔工藝良率超過80%,通過最佳性價比工藝,金美新材料預計2024年第四季度實現復合集流體與傳統純金屬銅箔成本持平。
璞泰來此前表示,復合銅箔產線已基本達到量產條件,待下游客戶完成產品定型后,公司相應完成產線調整后即可進入量產階段。
英聯股份在復合集流體“磁控濺射+水電鍍”兩步法兼具PP和PET量產能力,在復合集流體張力、致密性、一致性等綜合性能表現優異。
諾德股份此前公告,擬投資25億元建設復合集流體產業園項目,一期建設6條產線,計劃2024年6月前至少一條線投產。并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一期項目預計2024年3月開始裝機調試投產。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