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系統'集零為整合理調配,低溫熱優化利用節能降耗。經過近1年的施工建設,9月3日,九江石化重點節能改造項目、煉油裝置低溫熱系統節能改造工程投入運行。投用后,煉油綜合能耗按設計要求將降低6.58千克標油/噸原油,并可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這項總投資2570.25萬元的節能改造項目,于去年10月開始施工建設,按照'溫度對口、梯級利用'的原則,在煉油裝置中建立起一大一小兩個系統。大系統由原有的兩套獨立運行的低溫熱水系統合并而成,經過四次混合后進入儲水罐,經泵送入熱源裝置取熱;小系統則是焦化供原油罐區的低溫熱系統。
據介紹,改造前,九江石化低溫熱已用于氣分裝置、生水換熱、生活水換熱和冬季采暖,但原有低溫熱網絡存在熱阱不足,熱量過剩;熱源利用有限;低溫熱系統溫位低,水量大,難以有效利用;熱阱季節性較強使網絡的綜合調控較為困難等問題。為降低能耗,提高綜合效益,公司著力挖掘節能潛力,針對煉油裝置大量低溫熱能質低、位置分散的現狀,經過多方論證,確定了'大系統'方案,即采用常減壓、催化、加氫、溶劑脫瀝青、延遲焦化、污水汽提裝置的各低溫熱源,供給氣分裝置、溴化鋰制冷、蠟油罐區、原油罐區、除鹽水、生活熱水、采暖、生水等各熱阱,有效地解決了低溫熱優化匹配的問題。
8月27日8時,隨著二氣分裝置切斷進料停工,低溫熱系統投運工作按照網絡計劃有序推進,換熱器拆裝及工藝管線配管、熱媒水新老管線碰頭等工作相繼展開。8月31日8時,新系統與原二套熱水站切換,建立二催、二氣分新循環流程,穩定后其它裝置陸續投運。9月3日8時,二氣分裝置開工恢復生產。
煉油裝置低溫熱改造項目的投運,為九江石化完成今年總部下達的71千克標油/噸原油的能耗指標,進而在'十一五'末實現69千克標油/噸原油的能耗目標,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