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網消息:(記者許忠 特約記者韓建棟 通訊員劉會琴)6月23日,冀東油田首例氣舉技術先導性試驗在G75-25井成功,為冀東老油井轉氣舉生產及南堡油田氣舉開采積累了經驗。此項目由吐哈石油勘探開發指揮部承擔。7月3日,記者從吐哈指揮部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獲悉,目前已開始進行南堡油田氣舉采油可行性方案論證研究。
氣舉采油是將天然氣注入井下,利用其舉升特性將原油托出地面的采油方式,可顯著增強油井產能,提高單井產量。具有國內一流水平、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吐哈氣舉技術體系,目前已推廣應用于吐哈、玉門、長慶、中國海洋石油、蘇丹等國內外市場,增產效果良好,深受青睞,成為享譽國內外市場的知名品牌技術。在哈薩克斯坦扎那若爾油田,吐哈氣舉技術應用于240多口井,日產量達到6300多噸,超過油田總產量的65%,成為全球氣舉采油規模最大的油田。
在冀東油田,無論是老區塊還是南堡新區塊,都具有高氣液比、高產液量等特性,特別適于應用氣舉采油技術。今年6月初,冀東油田決定在老區塊開展氣舉采油先導性試驗,并確定由吐哈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承擔技術服務。6月23日,G75-25井穩定日產量由不足10噸上升至15.3噸,達到預期增產目標。因此,冀東油田決定,“南堡油田氣舉采油可行性方案論證”項目仍由吐哈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