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棕櫚油加工企業森達美集團(Sime Darby)已獲準在山東建廠,年加工能力將達到300萬噸,中國從棕櫚油的進口大國進一步轉化為棕櫚油加工中心。
山東日照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日前發布消息,馬來西亞森達美集團將在山東獨資建廠,該項目第一期總投資2980萬美元,經營范圍為以棕櫚油為主的植物油及相關產品的煉制、加工、存儲及銷售,第一期建成后年加工能力達到100萬噸,后續項目總投資將達5億美元,年加工能力300萬噸。
在森達美集團進入中國市場之前,新加坡金鷹國際集團旗下的亞洲種植集團計劃投資1.1億美元在南京建設棕櫚油加工項目,分三期完成。一期項目投資5013萬美元,2008年1月一期項目已經竣工,日處理棕櫚原油能力達600噸。
按照兩家公布的數字,森達美集團和亞洲種植集團棕櫚油加工能力超過300萬噸,已經逼近中國每年進口的棕櫚油總數。中糧集團無錫科研設計院油脂工程部部長張春輝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棕櫚油全部依賴進口,是世界最大的棕櫚油產品進口國之一。2006年,中國進口棕櫚油達到500萬噸。海關統計,2008年1~11月期間,我國總共進口棕櫚油約470噸,棕櫚油是我國進口植物油中消費量最大的品種。
“2008年國家發改委出臺文件,限制外資企業在國內擴張大豆壓榨產能,棕櫚油加工設備與大豆、菜籽壓榨設備基本可以通用,棕櫚油加工設備完全可以用來加工大豆和菜籽,這可以說是外資油脂企業曲線進入中國市場的一種方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指出。
中華油脂網提供的研究報告顯示,路易達孚(ADM)、邦基、嘉吉、豐益國際、來寶等跨國糧商已經占據我國植物油壓榨總產能的66%,而森達美的進入將進一步提升這一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