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廣州東送集團80萬噸煤焦化多聯產項目在彌勒開工,同期開工的還有該項目配套向彌勒城市居民管道煤氣供氣項目、向紅河卷煙廠供氣項目,以及向彌勒建設中的浮法玻璃供熱項目。“項目建成后將不斷延伸云南資源型產業的產業鏈,成為打造云南煤化工循環經濟的典范。”廣州東送集團董事長呂偉東表示。
云南省工信委有關領導、紅河州副州長聶明、紅河州人大副主任譚忠英等州領導,以及彌勒縣委副書記劉耀、副縣長劉興標等當地有關領導參加了當天的開工儀式。
每年銷售收入可達9.7億
據呂偉東介紹,彌勒80萬噸煤焦化多聯產項目總投資為4.3億元,建設周期為兩年,計劃2011年10月投產。項目建成后將達到9.7億元/年的銷售收入,稅收總額達8000萬元/年,可提供461人的就業機會。
“公司將通過3-5年的努力,以焦化項目為依托,在彌勒茶花山工業園區內投資完成10億元以上的多聯產項目投資或重組建設,將其打造成年產值20億元的工業園區。”呂偉東如是說。
該多聯產項目實施后,每年能為市場提供80萬噸焦炭及相關大量化工產品、優質焦爐煤氣和浮法玻璃,為彌勒縣近3000戶居民提供清潔煤氣,改變彌勒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結構,以及將彌勒縣建設成“山水園林城市”都具有很現實的意義;另一方面,剩余的煤氣可以供給建成日熔化量550噸的優質浮法玻璃生產線。在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同時,極大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延伸煤炭循環經濟產業鏈
“可以說,該項目是云南省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煤炭資源循環經濟綜合利用項目,利用彌勒當地的煤炭資源,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和資本優勢,使當地普通褐煤變為市場緊缺的焦炭,提高煤炭的附加值。”呂偉東表示。
根據國家和云南大力發展煤化工循環經濟的迫切要求,廣州東送集團將以該項目為契機,以彌勒煤炭資源為基礎,重點發展煤制合成氨、焦炭、煤氣、甲醇、二甲醚及下游產品、褐煤液化等工程一體化的煤化工體系,打造彌勒煤化工生態工業園區,形成煤——焦化、煤——氣化、煤——油化、碳——燃料化工、合成材料、甲醇烯烴等煤化工產業鏈,形成多元化的煤化工產業鏈,提升煤炭高附加值。
據了解,該項目由廣州東送集團有限公司、彌勒縣吉成能源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和彌勒縣嘉麟實業有限公司三方合資注冊成立,注冊資本為16000萬元,主要產品為焦炭,副產品有焦油、粗苯、工業苯、煤氣等。
云南省工信委有關領導、紅河州副州長聶明、紅河州人大副主任譚忠英等州領導,以及彌勒縣委副書記劉耀、副縣長劉興標等當地有關領導參加了當天的開工儀式。
每年銷售收入可達9.7億
據呂偉東介紹,彌勒80萬噸煤焦化多聯產項目總投資為4.3億元,建設周期為兩年,計劃2011年10月投產。項目建成后將達到9.7億元/年的銷售收入,稅收總額達8000萬元/年,可提供461人的就業機會。
“公司將通過3-5年的努力,以焦化項目為依托,在彌勒茶花山工業園區內投資完成10億元以上的多聯產項目投資或重組建設,將其打造成年產值20億元的工業園區。”呂偉東如是說。
該多聯產項目實施后,每年能為市場提供80萬噸焦炭及相關大量化工產品、優質焦爐煤氣和浮法玻璃,為彌勒縣近3000戶居民提供清潔煤氣,改變彌勒城市居民生活能源結構,以及將彌勒縣建設成“山水園林城市”都具有很現實的意義;另一方面,剩余的煤氣可以供給建成日熔化量550噸的優質浮法玻璃生產線。在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同時,極大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
延伸煤炭循環經濟產業鏈
“可以說,該項目是云南省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煤炭資源循環經濟綜合利用項目,利用彌勒當地的煤炭資源,變資源優勢為產業優勢和資本優勢,使當地普通褐煤變為市場緊缺的焦炭,提高煤炭的附加值。”呂偉東表示。
根據國家和云南大力發展煤化工循環經濟的迫切要求,廣州東送集團將以該項目為契機,以彌勒煤炭資源為基礎,重點發展煤制合成氨、焦炭、煤氣、甲醇、二甲醚及下游產品、褐煤液化等工程一體化的煤化工體系,打造彌勒煤化工生態工業園區,形成煤——焦化、煤——氣化、煤——油化、碳——燃料化工、合成材料、甲醇烯烴等煤化工產業鏈,形成多元化的煤化工產業鏈,提升煤炭高附加值。
據了解,該項目由廣州東送集團有限公司、彌勒縣吉成能源煤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和彌勒縣嘉麟實業有限公司三方合資注冊成立,注冊資本為16000萬元,主要產品為焦炭,副產品有焦油、粗苯、工業苯、煤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