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大沙漠深處氣溫高達50攝氏度,“打開空調,車子就動不了”,變化無常的沙塵暴鋪天蓋地襲來,這里被稱為“人類活動的禁區”。
中油測井公司(CNLC)阿爾及利亞第050錄井隊承擔錄井服務的438B區塊HEB-A-1就位于這樣一個極其艱苦的環境里,這對阿爾及利亞第050錄井隊隊長兼工程師吳衛東來說是一個艱巨的考驗。
錄井服務和鉆井工作一樣,從開鉆到完井,工程師必須長期工作在一線,工作條件非常艱苦。吳衛東始終和工人們一起摸爬滾打,臟活、苦活、累活、險活搶在前、干在前。
阿爾及利亞第050錄井隊的員工大多都是第一次來到沙漠,有些人由于吃不上水果、蔬菜,嘴唇干裂,心情煩悶。這里的人文環境也與國內大不一樣。面對這些困難,吳衛東沒有忘記自己工作的重要性:這是中國石油第一口重點勘探井,成敗事關重大。
綜合錄井服務絲毫不能馬虎。從事錄井工作10年的磨煉,讓他對錄井工作由被動到主動,最后變為熱愛。用他自己的話說,既然干了這一行,就得踏踏實實干好。
“我們作為乙方服務單位,客戶就是我們的上帝,我們要時時為客戶著想,做到一流的服務。”這是吳衛東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勘探項目剛啟動時,由于海關方面原因,錄井設備沒有及時到位。后來,錄井設備一到就直接運到了現場,在時間非常倉促的情況下,吳衛東等幾位工程師夜以繼日地工作,檢查設備,安裝調試,準備各種所需材料,在短短幾天之內,就將錄井設備調試到了完全正常的工作狀態,沒有耽誤甲方的工期,受到了甲方的稱贊。
對于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他卻是以一種平常心去面對。沙漠中工作生活單調寂寞、枯燥乏味,他沒有一句抱怨,而是努力調試自己的心情。他利用空余時間,研究儀器性能,學會了獨立工作。他說,在沙漠里工作和生活,首先要把自己鍛煉成為一個強者,才能更好的工作。
“鮮花需要澆水,才能保持鮮艷。同樣我們的儀器設備也需要不斷維護保養,它才能保持原有的動力和功能。”吳衛東說,“對于我們的設備及操作間,我們要進行適當的改造,把它變得既干凈整潔,讓人一進來就感覺舒適,同時又延長儀器每個部件的使用壽命”。有了這種想法,吳衛東領著隊伍到現場后,便馬不停蹄對工作環境進行了一番改造。改造后的環境贏得了員工的歡迎。
吳衛東在阿爾及利亞工作已經兩年了,自從他來的第一天起,就以強烈的責任心贏得了各方的稱贊。在ADRARTOUAT油田工作時,他經過自己的精心研究,不斷探索,提出依靠色譜的氣測值來確定油層的想法。最后經過幾口井的應用,證明將這種方法與其它方法相結合來劃分油層非常準確。
在平時的工作中,他還經常刻苦鉆研錄井儀器的性能,對發現的異常情況進行及時分析,對各種傳感器進行定期檢查。在他工作期間,沒有因儀器事故耽誤工時的情況發生。
吳衛東始終堅持以自己嚴謹的工作作風和深厚的人格魅力感染員工、激勵員工、凝聚員工。在他身上體現了共產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率先垂范的優秀品質。他不僅是隊伍的領頭羊,更是群眾的貼心人。他關注和解決員工的實際困難,盡職盡責為員工辦好事、辦實事,為推進企業發展營造了穩定、安全、和諧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