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訊 除神馬實業、天利高新外,昨日又有一家上市公司宣布涉足己二酸項目。華魯恒升公告稱公司將投資16億元建設16萬噸/年己二酸生產線,項目建設期為兩年。
據了解,己二酸產品國內消費需求巨大。早在去年商務部就宣布,自2009年11月2日起,對美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進口的該產品征收5.0%-35.4%不等、期限為5年的反傾銷稅。受該政策影響,2009年我國己二酸的進口量減少到了8萬噸左右,業內人士預計2010年的進口量將繼續下降。廣發證券研究員大膽預言,10年內己二酸的價格都將維持在高位。
資料顯示,國內己二酸價格從2009年11月起的14400元/噸上漲到了2010年3月份的最高價23000元/噸。今年年初以來,在原材料純苯價格上漲、進口量萎縮、現貨庫存量減少、中間貿易商惜售、下游企業交投積極等多種因素的推動下,己二酸價格節節拔高。而己二酸的成本僅在10000元/噸左右,已處于暴利時代。
目前除了產品主要供內部消化的神馬實業外,去年新建成年產7萬噸生產線的天利高新是上市公司中己二酸產能較大的廠商。據了解,天利高新己二酸項目臨近新疆獨山子石化百萬噸乙烯裝置項目,乙烯生產過程產出大量的苯副產品正好可滿足己二酸項目的原料需求。天利高新通過獨山子石化的管道將苯直接輸入廠區,生產己二酸具有一定成本優勢。不過,天利高新董秘辦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公司地理位置距己二酸核心消費區較遠,運輸成本相對較高,銷售價格得加上運輸成本。她表示,比較看好未來幾年己二酸市場的景氣行情。
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提出了不同看法。長江證券研究員表示,2010年初,國內產能最大的山東洪業、山東博匯等裝置受到原料、天氣等原因影響開工不順,遼陽石油在此期間也停產檢修,今年一季度的價格暴漲不能完全反映我國當前己二酸行業真實的供需情況。對于如此高的價格是否具有較長的持續性,他表示不太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