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立是一個有一定規模和知名度,講誠信、有開拓精神的企業;同時,在海外也積累了一些客戶和市場資源,海外運作經驗也相對比較豐富。這是中石油看上華立的原因。
進入華立科技園辦公大樓,你會注意到,在一樓大廳的右側,擺放著一艘"綠眉毛朱家尖"號木帆船的模型。當《浙商》記者問到這是否就是當初浙江省舟山市政府給華立的"見面禮"時,華立新能源項目的負責人肖琪經副總裁驗證了記者的猜想:"對,這是幾年前華立總部搬遷至五常基地時,舟山市普陀區人民政府贈送給華立集團的禮物。"
早早準備,伺機而動
8月5日,在中石油與浙江省民企的大型項目對接會上,一號合作項目讓華立集團再次成為媒體的關注點--這個名為浙江舟山生物質燃料乙醇的項目,不僅有望讓浙江的汽車喝上本地產乙醇汽油,更率先敞開了中石油與浙江民企合作的"大門"。
華立是個"有心人"。
《浙商》記者了解到,華立集團早在2006年就已設想規劃投資100億元建設"舟山華立佛渡島石化基地",主要發展油品、化工品儲運和石化制造項目,后因國家大規劃的原因又"移師"六橫島。
"華立舟山六橫島基地是在三、四年前就建立起來的,經過我們反復地論證和考察,最后決定做燃料乙醇項目。踏出這一步,我們做了兩年的準備。"肖琪經向《浙商》雜志記者講述道,"華立一直在考慮如何在響應國家政策的基礎上,在未來華立的發展中尋找突破口,進軍智能電網的技術和裝備產業是我們的一大突破,而對于新能源方向的探索,我們也從未停止過。"
早在2008年,華立就盯住了新能源行業,開始研究用木薯為原料,生產乙醇汽油。別看木薯乙醇汽油今年開始成為熱點,2008年,這一技術的產業化時機尚未真正成熟。生物質燃料乙醇汽油的原料基本以玉米、小麥為主,這些都是糧食,因此國家并未大量推廣。
雖然研究順利,但作為民營企業,進入能源行業卻不是件容易的事。"這個項目如果光靠我們華立自己來做,成功的概率比較低。我們覺得,在市場營銷、品牌樹立方面都需要一個比較強大的合作伙伴來進行支撐。從去年開始,我們接觸了中石油。恰巧,中石油正計劃把生物能源這塊作為它未來發展的一個重點,同時對其新能源戰略進行全國布局。這是中石油的既定方針,我們也正好在摸索這方面的經驗。"
雙方就這樣"對上了眼"。
"這個項目做成了,對一個民營企業來說,無論是盈利,還是提升產業水平,都是非常好的一件事。"肖琪經補充道。
亞洲第一生物質燃料企業
今年5月份,國務院發布"新36條",這被看作是繼5年前中央頒布"非公36條"之后,中國政府對民營經濟提振最大的一次舉措。而石油天然氣領域的放開,首先選擇了中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省份浙江。
肖琪經認為:"中石油是首家以實際行動來響應"新非公36條"的大型國有石油公司。當然這次在杭州密會商界大腕,是由浙江省政府"搓合"而成的。在前期,省政府以開放的心態主動與中石油做對接,使得雙方形成了一種共識,中石油的高層表示愿意在勘探、煉油、管道等方面的119個項目與浙江民企進行全面合作。我覺得最吸引中石油的,還是浙江民營企業在全國,無論是實力、規模、創新意識,還是在海外市場的發展,都處于領先的位置。"
肖琪經透露,中石油之所以看上華立,也正是因為華立這么多年積累的海外資源。"幾十年的企業經營表明我們華立是一個有一定規模和知名度,講誠信、有開拓精神的企業。同時,在海外,我們也積累了一些客戶和市場資源,海外運作經驗也相對比較豐富。"肖琪經除了負責華立新能源項目,還是華立國際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我們打下的基礎和自身的優勢,得到了中石油的認可。"
2009年12月,中石油與華立集團簽署了燃料乙醇項目建設合作意向書,今年年底在舟山開工建設。《浙商》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浙江舟山生物質燃料乙醇項目,由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華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資建設,中石油股比為60%,華立集團股比為40%。選址在舟山市六橫島。六橫島是舟山第三大島,環島岸線的3/4為深水岸線,約85公里,海運非常便利。該項目將建成50萬噸/年燃料乙醇,一期建設30萬噸/年生產裝置,全部建成后將成為亞洲單體最大的生物質燃料企業。
"中石油非常重視舟山這個基地,不僅是因為其運輸條件良好,物流成本較低,而且輻射能力也比較強。"肖琪經補充道,"該項目的一期投資約為30多億元。"
"舟山項目除了生產基地,可能還會成為中石油的生物質能源儲備中心,用作全國調用。"相關人士透露。
建議抱團"傍"中石油
"以醫藥為核心主業,智能電網裝備產業和新能源產業為重點投資兩翼,這是華立未來10年的戰略方向。"華立集團董事局主席汪力成在這次會后表態。
可見,低調了許久的華立,不僅"密謀"新能源產業,更對當好中石油的"配角"自信滿滿。
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浙江尚無大型的燃料乙醇生產企業,項目建成以后將滿足浙江省乙醇汽油市場封閉運行的需要,有利于浙江的節能減排和治理大氣污染。
"最大的風險?攀不上中石油就是我們最大的風險。"當《浙商》記者問到肖琪經華立與中石油合作最大的風險時,他回答得很干脆。
"中石油是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合作之后,大家都會比較注重各自的聲譽。"聽說很多企業擔心合作之后的資本風險,肖琪經繼續道,"作為任何一個企業,盈利都是第一目的。中石油的盈利能力是很強的。同時,中石油在運作規范、運作理念方面都是中國企業的排頭兵。我參觀過他們在吉林的燃料乙醇工廠,先進的管理和技術讓我們有理由相信,和他們合作,資本層面的風險是不會存在的。"
"民企要進入壟斷行業,首先要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有利于當地社會的發展,這是前提。其次,要與具有先進生產力的央企進行合作、合資,借助央企的資本技術、管理理念,包括它國際化運作的經驗,這樣才能把自己整個營運水平、管理水平進行提高。"在談到廣大中小民營企業如何借助這次機會"傍上"中石油時,肖琪經提醒。
"在這次對接會上,很多小企業表示愿意為中石油的"西氣東送"工程提供配套服務,中石油的領導也分不同板塊和浙江企業進行了對接。我覺得可以幾家小企業合在一起來與中石油進行合作。"肖琪經對記者說。"我們也在看看有沒有更多的機會和中石油合作,希望這只是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