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訊 近日,馬鋼“十一五”后期節能減排兩項重點項目——苯加氫工程和煤調濕工程開工建設。苯加氫工程計劃于2012年3月建成投產,煤調濕工程計劃于2011年9月建成投產。這兩個項目有望使馬鋼煤化工生產工藝、裝備和煤化工產品的結構得到升級和調整,加快節能減排步伐。
據悉,苯加氫工程總投資約為3.2億元,設計能力為年處理8萬噸輕苯。采用的苯加氫精制工藝有別于馬鋼現有的酸洗凈化傳統工藝,通過采用兩段低溫氣相加氫精制和環丁砜溶劑萃取蒸餾技術,提高產品附加值,純苯純度可達99.95%以上,甲苯純度可達99.8%以上。該工程能從根本上減輕苯酸洗加工中的污染問題,有效控制污染物苯類,改善工程的環境狀況,大幅降低項目的污染物排放量。
煤調濕工程總投資1.4億元,是國家推廣的流化床煤調濕技術示范工程,設計能力為每小時處理186噸濕煤。利用焦爐燃燒廢氣為熱源,有別于通常的以蒸汽為熱源的煤調濕工藝,節能減排效益顯著。該項目的建成將降低煉焦的裝爐煤水分,從而提高焦炭產量,改善焦炭質量,節約能源,降低噸焦煤耗。據計算,該項目折合年減排二氧化碳1.35萬噸。
據悉,苯加氫工程總投資約為3.2億元,設計能力為年處理8萬噸輕苯。采用的苯加氫精制工藝有別于馬鋼現有的酸洗凈化傳統工藝,通過采用兩段低溫氣相加氫精制和環丁砜溶劑萃取蒸餾技術,提高產品附加值,純苯純度可達99.95%以上,甲苯純度可達99.8%以上。該工程能從根本上減輕苯酸洗加工中的污染問題,有效控制污染物苯類,改善工程的環境狀況,大幅降低項目的污染物排放量。
煤調濕工程總投資1.4億元,是國家推廣的流化床煤調濕技術示范工程,設計能力為每小時處理186噸濕煤。利用焦爐燃燒廢氣為熱源,有別于通常的以蒸汽為熱源的煤調濕工藝,節能減排效益顯著。該項目的建成將降低煉焦的裝爐煤水分,從而提高焦炭產量,改善焦炭質量,節約能源,降低噸焦煤耗。據計算,該項目折合年減排二氧化碳1.3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