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長嶺油品質量升級改擴建工程項目南區工地,隨著800萬噸/年常減壓和火炬裝置的中交簽字,南區7套裝置全部完成中交工作。隨后,油品處副處長何打開了氮氣閥門,氮、壓縮風和水等介質先后進入到了火炬裝置,標志著該工程項目進入到了生產準備階段。
長嶺項目包括800萬噸/年常減壓、280萬噸/年催化裂化和240萬噸汽柴油加氫裝置在內的7套煉油生產裝置的新建和火炬等公用工程系統的擴建,是中國石化油品質量升級的重點項目,經過廣大建設者一年多的建設,基本完成了南區工程項目的建設,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工程項目進入到生產準備階段后,長嶺工程項目管理部、第二煉作業部和油品處等單位將全力以赴投入到了工程質量的“三查四定”和裝置吹掃、試運等生產準備工作之中。他們根據新裝置必須與老系統實現“無縫對接”和“兼容”的特點,按不同專業成立了多個開工小組,及時協調解決開工與老系統生產運行存在的問題。
9月25日,經過培訓考試合格的南區火炬裝置的13名員工全部到崗,“火炬裝置目前已經實現了‘五到位’,裝置操作人員到位、技術培訓到位、操作規程的技術手冊到位、裝置管道標識到位和應急問題處理到位,我們已經完全做好了各項生產準備”,原油車間主任說。目前,各裝置正在加緊搞好員工的現場流程熟悉,為裝置開工作好技術操作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