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瀘州市再次揮灑大手筆:總投資300億元的14項重大工業項目(在納溪化工園區)集中開工。
這批項目建成后將為瀘州躋身全省工業“第一集團軍”集聚強大動能。
在這批項目中,瀘州市酒業、化工、能源、機械四大優勢產業項目共計11項,總投資就達279.5億元。其中,投資195億元的100億立方/年煤氣化及其下游后續產品項目,不僅是緩解天然氣供需矛盾的重大項目,更是事關瀘州乃至四川化工產業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94億元,實現利稅9.4億元。
瀘州大型煤氣化項目對于推動四川煤炭深加工、化工產業升級,提高產業競爭力,應對天然氣漲價和緩解供需矛盾,實現瀘州西部化工城的可持續發展,意義深遠。
2月11日開工,總投資約195億元的100億立方/年煤氣化項目為第一期項目,計劃分二個階段建設:
2011年6月~2012年12月,第一階段投資39億元建設生產20億立方/年的煤氣化裝置,煤氣化裝置生產的煤氣用于45萬噸/年的合成氨生產,建成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18億元,利稅1.9億元。
2011年~2015年,第二階段投資156億元建設生產80億立方/年的煤氣化裝置,其中,煤氣化裝置生產的18億立方煤氣用于新建40萬噸合成氨,40萬噸合成氨用于硝酸和磷酸下游產業鏈發展的基礎原料;62億立方煤氣用于新建100萬噸/年甲醇裝置,甲醇用于生產聚四氫呋喃、乙烯、聚甲醛、醋酸等下游產業鏈發展的基礎原料。建成后可實現年銷售收入76億元,利稅7.5億元。
“項目投產后,將徹底解決瀘州化工行業的天然氣緊缺問題。”瀘州市委書記朱以莊告訴記者,如果瀘天化滿負荷生產,瀘州將在不增加一分錢投資的情況下,每年即可增加10多億元甚至20多億元的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