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6日,貴州水晶有機化工有限公司與中國化工集團、昊華總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投資建設中國昊華100萬噸聚氯乙烯項目。
項目擬建設規模為年產80萬噸的燒堿、年產100萬噸的聚氯乙烯、年產150萬噸的電石和年產200萬噸的電石渣制水泥及其配套設施。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建設總用地面積約為92公頃,項目建成后,預計年均可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
原廠房改造 不新征土地
“我們正在做原廠房改造的設計方案?!辟F州水晶機化工集團副總經理楊代華說,中國昊華100萬噸聚氯乙烯項目將在貴州水晶原有廠址上建設,利用現有公用工程,不新征土地。
項目一期工程,已于今年3月23日開工,主要利用現有公用工程,在水晶原有廠址上擬建年產30萬噸的燒堿、年產30萬噸的聚氯乙烯和年產45萬噸的電石及其配套設施。一期工程計劃投資30億元,預計在2013年建成投產,實現年均銷售收入30億元。
據介紹,項目建成后,運輸進出量將達到400萬噸,其中公路要承擔200萬噸。目前,貴州水晶廠前面的老路已處于飽和狀態,該廠正積極與清鎮市有關部門協調,再修建一條道路保證運輸。
調整產業結構 恢復“造血”功能
貴州水晶有機化工集團,一家于1965年從吉林內遷來貴州的“三線企業”。這家有著45年歷史的老企業,曾有過輝煌的歷史: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水晶”牌聚乙烯醇、“苗嶺”牌水泥曾是家喻戶曉的化工品牌,化工產業也成為當地支柱產業之一。
然而,與大多數老國企一樣,因管理體制僵化、產品結構單一、市場低層次需求過剩,水晶集團近十年生產經營情況每況愈下,陷入嚴重的巨額虧損,一度瀕臨破產。截至2008年,水晶集團賬面實際總資產為21.368017億元,總負債22.568143億元,資產負債率達到105.62%,當年虧損2.49億元。
“貴州水晶現在有3000位正式職工,加上退休工人、家屬,有2萬人,如果破產,將造成沉重的社會負擔。”貴州水晶有機化工集團副總經理楊代華說,“國企改革的實踐反復證明,單純的資金注入是挽救不了老國企的,只有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讓企業恢復自我造血功能,才是讓老企業‘復活’的良方。”
楊代華認為,中國昊華年產100萬噸聚氯乙烯項目,給貴州水晶帶來的,不光是巨額的資金,更是先進的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有了這些,貴州水晶將可實現與國內同行的差異化競爭?!澳壳埃葔A行業生產的都是一些通用產品,我們正在開發一些專用產品,與貴陽市的磷煤化工產業、氧化鋁產業實現耦合發展?!?
調整產業結構,恢復造血功能,是水晶集團的愿望。那么,中國昊華,為何愿意投資100億元挽救一家瀕臨破產的老企業?
根據世界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為中國昊華做的“十二五”規劃,昊華的定位是達到“5521”——500億的資產,500億的銷售收入,20億的利潤,成為亞洲一流的化工制造商。規劃中,中國昊華將核心產業確定為氯堿工業,到“十二五”末,氯堿化工產值要達到250億元。目前,除貴州水晶以外,中國昊華在國內有四家氯堿化工子公司,每家公司的產能從20萬噸至40萬噸不等,這四家企業分布在華東、華北、華中地區,西南地區還未布局。
楊代華認為,從現有布局來看,西南將成為昊華一個重要戰略市場。貴州水晶雖是一個瀕臨破產的企業,但扎根西南45年來,積累了資源、市場兩大優勢,這些對昊華在西南地區的布局具有重要意義。
他表示,中國昊華100萬噸聚氯乙烯項目入駐貴州水晶后,將彌補貴州省氯堿工業的空白,也讓“水晶”迎來“又一春”。重塑后的“水晶”,將成為西南地區最大的氯堿生產公司,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