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世界經濟增長放緩,經濟全球化的步伐是否也在放慢?如從推動全球化浪潮的幾大因素看,這一結論似乎是肯定的。
全球化的一大驅動力國際貿易增速減慢。1980年的全球貿易額增幅曾達到20.79%,上世紀80年代及90年代前7年的年均增幅分別為8%和6.9%。但亞洲金融危機后,全球貿易額急轉直下,1998年至2002年的年均增長率僅為2.5%,2001年甚至下滑了1%。
國際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流量降低。
1980年至2000年間,國際資本逐年上升,從549億美元猛升至14919億美元,但此后出現大幅下降的趨勢,去年僅為5340億美元。
跨國公司并購大幅減少。上世紀90年代,全球企業并購風起云涌,全球企業并購額從1995年的2007.8億美元猛升至1999年的13706.6億美元。然而近幾年來,企業并購大退潮,2002年的全球企業并購額僅為4097.9億美元。
近年來,全球化步伐放慢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首先,國際經濟形勢大不如前,復蘇進程延緩拖累了全球化的步伐。美國、歐盟和日本的經濟增速放慢,去年的增長率分別為2.3%、0.9%和負0.7%,新興國家也面臨增長下滑的形勢。受此影響,不少跨國企業的債務沉重,向全球擴張的能力明顯降低。
其次,地區局勢不穩定使經貿往來受到一定限制。“9·11”事件以來,出于地區安全形勢的考慮,美國限制了某些商品和人員的流動。動蕩不安的中東、局勢不穩的非洲、金融恐慌的拉美都不利于吸引外資。在恐怖陰影籠罩下,不少國家的保險費用大幅上漲,1999年以來年均漲幅達15%,今年估計還會上漲30%。
第三,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從根本上制約了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全球化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機遇,但也加深了南北差距問題,使貧富鴻溝不斷擴大,一些國家從全球化中受益,一些國家則逐漸被邊緣化。2001年11月啟動的新一輪世貿談判,定位于“發展議程”。發展中國家汲取了烏拉圭回合的教訓,要求全面參與全球貿易事務,更多地享受全球化帶來的機遇,以捍衛自身利益。但是發達成員遲遲不能拿出像樣的實際行動,沒有兌現承諾。相反,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鋼鐵戰、農業戰、紡織品貿易等摩擦增加,反傾銷案增多,幫助發展中國家獲得廉價藥品的談判無果而終,農業談判的減讓模式未能如期達成一致。這些都給全球化的前景蒙上了陰影。
世界銀行行長沃爾芬森說過:“一個不公正的世界是一個危險的世界。”全球化的發展,迫切需要一個公平、公正的全球管理體制,使發展中國家自身經濟發展的目標和世界貿易投資自由化進程之間獲得平衡。只有這樣,經濟全球化才能造福于世界所有的國家和人民。
據《經濟日報》
全球化的一大驅動力國際貿易增速減慢。1980年的全球貿易額增幅曾達到20.79%,上世紀80年代及90年代前7年的年均增幅分別為8%和6.9%。但亞洲金融危機后,全球貿易額急轉直下,1998年至2002年的年均增長率僅為2.5%,2001年甚至下滑了1%。
國際資本在全球范圍內的流量降低。
1980年至2000年間,國際資本逐年上升,從549億美元猛升至14919億美元,但此后出現大幅下降的趨勢,去年僅為5340億美元。
跨國公司并購大幅減少。上世紀90年代,全球企業并購風起云涌,全球企業并購額從1995年的2007.8億美元猛升至1999年的13706.6億美元。然而近幾年來,企業并購大退潮,2002年的全球企業并購額僅為4097.9億美元。
近年來,全球化步伐放慢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首先,國際經濟形勢大不如前,復蘇進程延緩拖累了全球化的步伐。美國、歐盟和日本的經濟增速放慢,去年的增長率分別為2.3%、0.9%和負0.7%,新興國家也面臨增長下滑的形勢。受此影響,不少跨國企業的債務沉重,向全球擴張的能力明顯降低。
其次,地區局勢不穩定使經貿往來受到一定限制。“9·11”事件以來,出于地區安全形勢的考慮,美國限制了某些商品和人員的流動。動蕩不安的中東、局勢不穩的非洲、金融恐慌的拉美都不利于吸引外資。在恐怖陰影籠罩下,不少國家的保險費用大幅上漲,1999年以來年均漲幅達15%,今年估計還會上漲30%。
第三,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從根本上制約了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全球化給世界經濟帶來了機遇,但也加深了南北差距問題,使貧富鴻溝不斷擴大,一些國家從全球化中受益,一些國家則逐漸被邊緣化。2001年11月啟動的新一輪世貿談判,定位于“發展議程”。發展中國家汲取了烏拉圭回合的教訓,要求全面參與全球貿易事務,更多地享受全球化帶來的機遇,以捍衛自身利益。但是發達成員遲遲不能拿出像樣的實際行動,沒有兌現承諾。相反,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鋼鐵戰、農業戰、紡織品貿易等摩擦增加,反傾銷案增多,幫助發展中國家獲得廉價藥品的談判無果而終,農業談判的減讓模式未能如期達成一致。這些都給全球化的前景蒙上了陰影。
世界銀行行長沃爾芬森說過:“一個不公正的世界是一個危險的世界。”全球化的發展,迫切需要一個公平、公正的全球管理體制,使發展中國家自身經濟發展的目標和世界貿易投資自由化進程之間獲得平衡。只有這樣,經濟全球化才能造福于世界所有的國家和人民。
據《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