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從事亞洲金融投資的專業人士忙得不亦樂乎。面對亞洲經濟的強勁回升勢頭,許多在亞洲金融風暴中損失慘重的投資者又重返亞洲股市。以泰國為例,其股票指數今年上半年以美元計算已上升5.8%。為滿足投資業務快速擴大的需要,一些金融機構紛紛增加從事亞洲業務的交易員。泰國經濟今年第二季度比去年同期增長5.6%,高于預期的3.5%。在印尼、菲律賓等國家,經濟形勢也出現好轉,股市明顯趨升。
類似好消息接踵而來。世界銀行等權威機構也紛紛對亞洲經濟前景作出樂觀預測。各方信息均表明,亞洲將保持全球經濟增速最快的地位。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除日本之外的亞洲國家和地區今年經濟增長將達6.3%,超出世界經濟平均增速2.5個百分點以上。東亞和太平洋地區今明兩年的經濟增長分別將達6.4%和6.6%。有經濟專家甚至認為,明年亞洲經濟增長可望達到7%。
眾所周知,亞洲不少國家和地區今年遭受了非典襲擊,但由于采取了有效應對措施,加之全球經濟環境的改善,亞洲經濟順利擺脫了疫情的負面影響,迎來了柳暗花明的轉機。從各方面情況的分析看,亞洲經濟在近期和中期都將成為全球經濟最耀眼的亮點。無論從現狀,還是近期走向看,亞洲經濟發展確實具有不少天時地利的積極因素。
首先,從外因看,美國經濟和亞洲經濟互補性強,美國的經濟復蘇將給亞洲出口帶來更多機會。明年美國大選,布什為爭取連任,將繼續采取刺激經濟的措施。這不僅會拉動美國居民消費,同時也刺激美國增加進口。另外,不少亞洲國家和地區的貨幣與美元掛鉤,而美國的弱勢美元政策也有利于亞洲擴大出口。從長遠看,美元持續疲軟將進一步提高亞洲的出口競爭力。
其次,亞洲的內需普遍呈強勁之勢。戰勝非典疫情后,人們對經濟前景信心倍增,居民消費欲望逐漸轉化為消費行為;私人投資和基礎建設領域的投資十分活躍,原材料生產、石油及天然氣等行業得到有力刺激,展現出私人消費、對外出口和工業投資同步增長的良好勢頭。
第三,亞洲從金融風暴中吸取了教訓,不斷增加外匯儲備,增強抵御風險能力。亞洲在駕馭金融形勢方面的能力進一步提高,有的國家央行已能熟練掌握干預外匯市場等金融政策工具。如馬來西亞、泰國和韓國在金融風暴后都重整了金融體系,取得明顯效果。亞洲不少企業的經營活動也更加透明和規范。從長遠看,這些變化對亞洲經濟的長期增長將產生積極影響。
第四,人們還注意到,亞洲的中產階級正在不斷崛起。中產階級的發展壯大,為亞洲的經濟發展積蓄了巨大后勁。此外,與歐美國家的人口老化相比,亞洲人口中的年輕人所占比重較大,為亞洲提供了較為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同時減少了社會保障支出的負擔。這些因素都將成為推動亞洲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
據《中國石油商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