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迅速崛起的市場,粉末涂料在整個亞洲涂料及油漆市場中占據重要的份額。美國著名的咨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公司最新發布的市場研究報告顯示,近幾年亞洲粉末涂料市場穩步增長,2006~2008年,年均增長率更是達到13%,而中國占據了一半以上的份額。中國和印度今后將成為市場強勁增長的核心區。
亞洲發展勢頭強勁,由樹脂和顏料等組成的固體粉末涂料以其突出的產品性能,正在推動未來市場的發展。受需求高速增長的驅動,亞洲市場發展勢頭強勁。報告分析,終端用戶所在行業特別是家電、汽車等行業的增長帶動了亞洲粉末涂料市場的發展。
從粉末涂料的應用領域看,目前中國已成為電器及電子產品制造業的中心,另外中國向周邊亞洲國家的出口增長也是吸引投資的關鍵驅動因素。其他新興市場如印度和東南亞發展緊隨其后。與此同時,預計未來幾年,汽車產業在中國的市場增長率穩定在年均15%左右,印度和泰國的趨勢相似。此外,亞洲家具業自2001年以來進入了強勁增長時期,中國逐漸成為世界第二大家具出口國,金屬家具產業在未來數年內年均增長率在15%以上。亞洲粉末涂料市場預計將隨著這些終端用戶行業同步增長,從家電、汽車、家具等行業的發展中獲得巨大的收益。
越來越多的亞洲制造商開始意識到使用粉末涂料的成本效益更高。雖然最初的生產投資成本高昂,但考慮到原材料價格的暴漲,粉末涂料的生產成本和維修費用相對低廉。更重要的是,粉末涂料有更好的耐久性、較長的使用壽命和優異的性能。同時研究人員還在致力于解決復雜三維空間物體的涂層問題。這些都吸引更多涂料制造商投資生產粉末涂料。
制約瓶頸尚待突破
雖然亞洲地區已做好準備保持增長,但還有一些因素制約著粉末涂料市場發展。
第一,由于業內對原油衍生物的長期依賴,上升的原材料成本對涂料市場產生了不利影響。原油價格自2005年以來已飆升到空前的水平,使涂料制造商壓縮了研發投資,更多地追求價格優勢,而不是新技術。環境友好型的粉末涂料也難以得到客戶的接受。上升的原材料成本以及仍處于新興階段的技術將抑制粉末涂料市場的增長。
第二,用于噴涂涂料的設備成本較高,將妨礙市場增長。對于許多制造商來說,使用粉末涂料新技術的生產準備成本和投產費用高昂。由于亞洲涂料業寬松的法規環境,粉末涂料和其他環保型涂料系統要得到廣泛應用還需時日。粉末涂料目前主要還是應用在擁有全球化導向的汽車和家用電器行業。在未來幾年中,如果能正確引導消費者,強調粉末涂料的好處,這種不利局面將得到緩解。
第三,粉末涂料的操作條件苛刻,影響其使用范圍。粉末涂料固化溫度更高,薄膜厚度有時難以控制,復雜的三維物體難以涂覆。客戶傾向于選擇傳統涂料,使噴涂后表面光滑。粉末涂料技術只有進一步發展,克服上述不利因素,才能贏得更多客戶青睞。
另外,亞洲國家內部之間的競爭和客戶購買力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亞洲粉末涂料市場發展。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受到來自中國和越南的威脅,從而很難維持涂料制造商在這些市場的盈利。同時,匯率波動、某些國家的政治和經濟不穩定及自然災害,也將影響亞洲粉末涂料市場的發展。
中國、印度將成增長核心
自2002年以來,受有利經濟條件的影響,亞洲粉末涂料市場穩步增長。預計中國和印度將是未來幾年增長最快的區域,產品差異化和頻繁的產品創新是供應商成功的關鍵。東南亞市場主要依賴于金屬家具和汽車行業。而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的市場相對成熟,增長空間不大。
亞洲粉末涂料市場高度分散,有眾多本土、區域性和跨國公司參與其中。這造成該市場競爭激烈,制造商要應對上漲的原材料成本和激烈的價格競爭,力圖保持盈利。區域性的制造商主要包括阿克蘇諾貝爾、佐敦(Jotun)、杜邦、奧克西普萊斯特(Oxyplast)和關西涂料等。就各國來看,日本的川上公司(Kawakami)、大日本涂料(Dai Nippon Toryo)、透杯公司(Tohpe),韓國的KCC,中國的上海長江有限公司、北京圣聯達金屬粉末有限公司,澳大利亞的澳瑞凱公司(Orica)都是較大規模的供應商。
本地制造商通過定價策略,以及與客戶廠商強有力的溝通,逐漸成為細分市場的領導者。但是,客戶愿意為高品質的粉末涂料付出更高的價格。而外國公司則通過向本土公司授權技術來占據亞洲市場。要穩定客戶關系,必須具有穩定的供應、優質的產品和頻繁的產品創新。此外,粉末涂料供應商不應局限在某一國家,而應實施區域性的策略,這樣才能挖掘亞洲不同國家的業務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