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舉辦的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10月17日落幕。高交會期間推出了世界科技與經濟論談、中外CEO論壇等系列活動,多家知名化工企業表現活躍,在高交會上頗受關注。
在中外CEO論壇上,杜邦公司全球副總裁、杜邦大中國區總裁、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苗思凱博士,美國陶氏化學全球技術總監、陶氏化學(中國)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高恬莎博士,美國康寧公司大中華區總裁馬西門等8位中外知名企業CEO發表了精彩演講。苗思凱說,近年來,“企業社會責任”不僅僅體現在企業的慈善公益活動中,而且開始成為化工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內容。許多化工企業已經將企業責任與其業務戰略緊密結合,積極參與解決社會關切的議題。
在高交會網站的技術交流平臺上,江蘇丹化集團有限公司轉讓了“焦化苯與乙醇(乙烯)烷基化合成乙苯、苯乙烯”技術。目前,該技術已在丹化集團的年產1萬噸的乙苯裝置上使用,催化劑裝填量500千克,使用新技術帶來的經濟效益達到1000萬元。另外,2500噸/年四氟乙烯新工藝工業性試驗裝置、高性能環氧瀝青、全自動低溫裂解廢舊輪胎及再生資源利用等都成為高交會關注的焦點。
在中外CEO論壇上,杜邦公司全球副總裁、杜邦大中國區總裁、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總裁苗思凱博士,美國陶氏化學全球技術總監、陶氏化學(中國)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高恬莎博士,美國康寧公司大中華區總裁馬西門等8位中外知名企業CEO發表了精彩演講。苗思凱說,近年來,“企業社會責任”不僅僅體現在企業的慈善公益活動中,而且開始成為化工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內容。許多化工企業已經將企業責任與其業務戰略緊密結合,積極參與解決社會關切的議題。
在高交會網站的技術交流平臺上,江蘇丹化集團有限公司轉讓了“焦化苯與乙醇(乙烯)烷基化合成乙苯、苯乙烯”技術。目前,該技術已在丹化集團的年產1萬噸的乙苯裝置上使用,催化劑裝填量500千克,使用新技術帶來的經濟效益達到1000萬元。另外,2500噸/年四氟乙烯新工藝工業性試驗裝置、高性能環氧瀝青、全自動低溫裂解廢舊輪胎及再生資源利用等都成為高交會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