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首次獲準執行科技部“走出去”戰略國際合作項目--“老撾鉀資源開發工藝優選和尾礦清潔處理技術研究”,這將為中老兩國合作開發鉀鹽資源提供有效技術支撐。
據中科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科技處副處長周園介紹,由于老撾鉀鹽資源與我國西部鹽湖鉀資源開發條件不同,對老撾鉀鹽資源大規模開發,首先要開展鉀資源開發工藝優選研究,在老撾苛刻環保條件下實現正常生產;其次要開展尾礦清潔處理技術研究,為大規模生產提供回填、回灌設計依據。
我國鉀鹽資源稀少,鉀肥80%依賴進口,進口產品主導國內市場,鉀肥問題已成為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而老撾鉀鹽資源豐富,但研究開發程度較低,許多礦區基礎地質工作仍屬空白,鉀鹽地質專業人員缺乏。2004年11月,中老兩國政府簽訂《萬象平原鉀鎂鹽礦開發協議書》,將合作開發老撾豐富鉀礦石資源。
周園說:“老撾提供鉀鹽資源,我國提供開采技術,既突破老撾技術限制,促進其經濟發展,也可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鉀肥供需矛盾。可以說,中老兩國合作開發鉀鹽資源,是一個‘雙贏’的項目。”
據了解,2007年9月以來,中老兩國合作開發鉀鹽資源項目進展較快,目前已完成老撾萬象通芒礦段鉀鹽礦床補充勘探,獲得KC1資源/儲量1937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