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的經濟數據似乎讓人樂觀地看到中國經濟已開始出現回穩的跡象,但這種回穩究竟是根本的還是暫時性的?今年能否見底復蘇?大多數經濟學家對此的看法還是比較謹慎的。雖然“中國經濟將在一季度見底”的觀點較為普遍,并且一致認為中國經濟會在世界經濟中率先復蘇,但對于今年能否復蘇卻存在較大分歧。有專家認為,中國經濟要到今年下半年復蘇,更有悲觀者認為,今年只是一場嚴重衰退的開始。
一季度將見底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認為,單純從經濟的增長率來講,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或者說正在過去。所謂“已經過去”,有可能在去年的四季度就過去了;所謂“正在過去”,應該不會拖過今年一季度。
“之所以說正在過去,最重要的原因是從宏觀政策估計來看,存貨投資對于經濟增長率的貢獻不會低于2個百分點。”高善文說,盡管存貨投資對于經濟增長率沖擊非常大,但存貨投資的調整是非常快的,到今年二季度可能就會結束調整,一些行業臨近調整結束的跡象已越來越明顯。隨著存貨投資調整的影響在今年二季度以后逐步消失,將支持整個經濟增長率的上升。同時,大規模的貨幣信貸的創造正在成為事實,貨幣的放松對于私人的投資,包括房地產本身的影響都是比較大的。
中國銀行全球金融市場部的袁躍東也認為,中國的宏觀經濟數據在政府投資拉動下,一季度以后會有好轉,這是不爭的事實。中國農業銀行資金運營部李剛也認同此觀點,他認為從目前實際經濟情況來看,今年一季度是最低點,但從最低點恢復的過程會比較漫長。
今年能否復蘇?
對于中國經濟今年能否復蘇的問題,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認為,隨著中國刺激經濟政策效果的即將顯現,以及全球經濟活動將逐漸企穩甚至稍微復蘇,中國經濟真正復蘇的時間可能是在今年下半年。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則認為,中國有望率先進入復蘇階段,如果處理得好,今年可以出現中國復蘇的拐點,呈現前低后高的增長趨勢。
而在高善文看來,關鍵看如何定義“復蘇”:“如果單從經濟增長率的回升來講,2009年應該是看得到的。如果定義為由私人部門需求回升帶動的經濟增長率上升,恐怕還需要幾年。”他說。
高善文指出,從最終需求的角度看,出口在短期內甚至在稍長的一段時間內很難看到切實的恢復跡象;從私人消費角度看,由于私人消費已進入下降過程中,并且這個下降過程會持續非常長的時間,可能在3年左右;從私人投資角度來看,其狀況不是非常明朗,最近按揭貸款和房地產投資大幅下降,這意味著私人投資可能在2010年恢復,而經濟增長的復蘇與調整,要在私人投資恢復增長的情況下才能真正穩定下來。
雖然1月份的銀行信貸增長很快,但袁躍東和李剛都認為,真正意義上的投資跟去年同期相比沒有實際公布的那么大。李剛認為,私人層面和實體層面仍然相對悲觀,這種情況沒有明確的改善,并且還將會持續一段時間。袁躍東并不贊同簡單的“V”字型復蘇觀點,他認為可能是好幾個“V”連在一起的“W”,甚至是好幾個“W”連在一起。
與上述觀點不同的是,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秘書長王建比較悲觀。他認為,今年可以說是嚴重衰退的開始,而不是復蘇的開始。明年比今年的衰退還嚴重:“美國的次貸危機導致的美元資產泡沫破裂比日本當年要嚴重得多。日本經濟泡沫破滅是在1990年,經過連續的負增長后,2005年以后才逐漸擺脫陰影。那么,美國有可能這么快走出來嗎?”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王建對未來幾年的世界經濟很不看好,而“世界經濟對于中國經濟的影響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