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的海外抄底行動在統計數字上已有所表現。創業投資與私募股權研究機構清科集團最新推出的《2009年第一季度中國并購市場研究報告》指出,一季度中國跨國并購保持相對活躍、尤其是中國企業發起的跨國并購比重增加,占跨國并購總數的53.8%.而從行業情況來看,TMT(技術、媒體、電信)行業相對活躍,能源、生技/健康行業并購金額大幅下降,TMT、能源與生技/健康等三行業共發生并購事件23起,其中15起披露金額的事件共涉及資金3.84億美元。
中企跨國并購金額仍小
與去年同期的低迷相比,2009年第一季度中國市場跨國并購明顯活躍,無論是事件數還是并購總額都有大幅增加。清科報告顯示,本季中國市場完成了13起跨國并購,同比增長了三成;其中10起披露價格的并購總額達4.75億美元,同比增長87.6%.
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完成的跨國并購中,中國企業并購國外企業的就有7起,占并購總數的53.8%.雖然中國企業并購國外企業的事件金額僅占總金額的16.7%,但勢頭不容小覷。
本月初,獨立并購信息提供商并購市場資訊有限公司(mergermarket)亦發布今年第一季大中華并購回顧報告,指跨國并購由對外交易主導,外資并購衰落。其中中鋁計劃以190億美元向力拓增資,為有史以來最大宗中國企業對外投資。自國際商品價格2008年高位回落,中資企業對收購海外能源及礦業公司興趣日增,僅在今年2月已向四家海外能源及礦業公司提出收購。而同期,只有19宗外資在大中華區進行并購交易,金額僅為16億美元,按季度算,外資并購活動降至2003年以來的低位。
中國政策鼓勵企業走出去
清科研究則指出,一季度中國企業發起的跨國并購比重增加,原因一是國際金融危機導致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為跨國并購提供機遇。二是中國政府對國內企業跨國并購的政策支持。
2009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鋼鐵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鼓勵國內企業進行海外礦產資源收購,并在金融、管理、資金等方面提出支持措施。2009年3月,商務部發布《境外投資管理辦法》,將境外投資審批權進一步下放到地方政府。
TMT行業并購相對活躍
從清科研究中心所關注的TMT、能源與生技/健康三行業的并購狀況來看,2009年第一季三行業共發生并購事件23起,其中15起披露了并購金額,共達3.84億美元。其中TMT行業表現最為活躍,共發生13起并購事件,其中6起披露金額的并購事件總額達2.53億美元。能源行業有5起并購事件發生,并全部披露了并購金額,為7057萬美元,同比下降九成。生技/健康行業共發生5起并購事件,其中4起披露了金額,為6072萬美元,同比下降了63.4%.
Mergermarket研究則顯示,工業及化工業再次成為大中華地區并購金額龍頭,24宗交易的金額共為31億美元,占交易金額的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