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價觸底反彈及下游需求改善的情況下,小型鋼鐵企業生產積極性恢復,并帶動焦炭需求有所加大,國內焦炭價也在5月份迎來今年第二次上調。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3月份國內粗鋼產量達到4510.08萬噸,創出自去年6月份以來的最高月度產量,盡管較上年同期下降0.3%,但較上月的4042.24萬噸環比增長11%。
此外,據國都證券從已經披露的重點大中型鋼企月度粗鋼產量數據推算出,3月全國小鋼企粗鋼日產量達40.9萬噸,較歷史最高水平(2008年6月)低3.76%,3月河北小鋼企粗鋼日產量達16.4萬噸,較2008年6月值高1.23%。
“小鋼企的復產一方面與其礦石成本較低有關,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國內低端鋼材(主要是長材)的需求旺盛。”國都證券報告表示。
國都證券分析師王招華認為,小鋼企并不是“盲目復產” ,而應視為對市場冷暖最深刻的體驗者,由于小鋼企主要生產建筑用鋼(長材),再結合長材庫存持續下降、價格穩中有升等現象綜合考慮,長材的需求已經顯著好轉并且可持續的概率在加大。
隨著鋼鐵企業生產積極性恢復,焦炭需求有所加大,從而帶動焦炭市場的再次回暖。近日,山西焦化企業聯盟對焦炭價格也做出指導,“鑒于各地區焦炭的質量、成本和運輸方式不同,從2009年5月1日開始,河北、山東、內蒙古焦化企業的焦炭價格在4月份的基礎上每噸上調30元,山西、陜西焦化企業的焦炭價格在4月份的基礎上每噸上調60元。”
據了解,這已經是國內焦炭價今年第二次上調。此前,2月份,焦炭價格曾出現短暫回調,價格為每噸1700元至1750元左右,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企業保持微利經營。但從3月份開始,之后連續兩個月,焦炭價格累計下滑250元。以硫份在0.7以下、灰份在12.5以下的焦炭為基準,從4月1日開始,焦炭車板含稅價為1600元/噸。
盡管價格再度上調,但焦炭企業限產幅度仍維持最低限。據山西焦化行業人士介紹,焦化企業依然虧損,特別是山西焦化企業虧損仍十分嚴重。
山西焦化聯盟要求各焦化企業依然要遵循全行業限產措施,限產幅度維持4月份的最低限。同時,河北、內蒙古的焦化企業計劃加大限產幅度。據悉,4月份,焦化企業的限產幅度至少在60%~70%之間,有條件的企業則保爐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