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僵持數月的中日長協煤談判面臨破冰節點,但今年中企出口日本煤炭量數或大幅度下降。
據路透社報道,在日方拒絕了80美元/噸的報價之后,中國神華和中煤能源等中國煤炭企業已將向日本出口的2009/2010年度煤炭長協要價降至75.50美元/噸,該報價對應的是發熱量為5800大卡的動力煤種。
“雙方之間正在談判,談判的價格是多少肯定沒有任何對外的信息。”5月14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中國神華董秘黃清對于此價格表示懷疑,認為在雙方沒有達成協議之前,將此消息泄露,“不符合商業常規”。
北京長貿咨詢公司經理黃騰告訴記者,中日長協煤談判在年初早有接觸,“之所以談不攏,主要是雙方判斷不一致。中方的想法是出口的價格不低于國內,低于國內就不出;日方認為中方煤企出口價需要跟著國際市場走,所以兩個想法沒有交叉點。”黃騰先前任職于中煤集團,數次參與中日長協煤談判,對國際煤炭貿易規則極為熟悉。
而據記者了解,此次參與中日煤炭長協談判的中企依舊沿襲既往傳統,主要由中煤集團和神華集團兩家負責,而兗礦集團和同煤集團等主要出口煤炭供貨方也會派代表參與,但沒有簽約權。
不同的價格判斷
2008/2009年度中日長協煤談判最終以131.4美元/噸的報價落幕,但今年的報價降為75.5美元/噸,已有42.5%的折價。而與中方的報價相比,日本和澳大利亞長協煤談判近日最終以71-72美元/噸的價格簽訂協議。
“其實談判的主要過程是對未來煤價走勢的判斷,因為大家要談4月份以后到明年3月31日這樣一個期間的煤價。”黃清說,由于現今長協煤談判尚未結束,故日方一般通過兩大路徑買煤:一是選擇現貨價格買中國的煤,比如需要五萬噸煤,會以招標形式購買;第二買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煤。“這兩種選擇都有,但沒有按照常約或年度的合同供煤的情況”。
“80美元/噸的價格很難談攏,71-72美元/噸的澳大利亞長協煤價早已讓日本國內感到不滿。”黃騰稱,2008年日本與澳大利亞談成125美元/噸的煤炭合同,后因煤市于去年下半年急轉直下,煤價隨之下墜,日方取消了許多沒有執行的125美元的高價合同,“考慮到現貨市場如今只有63美元左右,71-72美元的價格為根據不同煤種制定,略高于現貨市場,等同于是一個補償合同”。
鑒于2008年國內煤炭供應形勢的緊張,中方收緊了煤炭出口袋子,致使2008/2009中日長協煤談判中所簽訂的合同未能充分履行。“所以相對于澳大利亞煤而言,日方對中方就沒有簽署補償合同的義務了。”黃騰說。
事實上,由于國際煤炭市場供應的寬松,除中國供貨方之外,日本企業有了更多的選擇權;中方方面,今年首批2600萬噸的煤炭出口配額已經于去年12月底下發,改變了往年2、3月份下發的傳統,加之國內市場價格高于國際市場,使之中方有了更多底氣。
黃騰說:“由于煤企在國內銷售可以獲得比國際市場上更高的利潤,所以煤炭企業并不急于出口;日本企業一方面可以與外方簽署價格更低的合同,另一方面可以在國際現貨市場上拿到很低價格的煤炭,所以日方也不急于馬上要一個結果。”
數據驗證了黃騰的說法。據悉,目前占我國煤炭出口總量93.6%的韓國、日本和中國臺灣三大市場1~2月均保持了30%以上的降幅,以日本為例,今年1~2月我國向其出口煤炭156.7萬噸,同比下降36.8%。
75.5美元/噸的較量
中國海關總署5月12日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中國4月原煤出口下滑至196萬噸,幾乎僅為過去20年平均月度水平的一半。4月原煤出口同比巨降3/4,環比亦降14%,是自2000年來第四次月度水平低于200萬噸。
“75.5美元是一個合適的價格,價格再低就很難了。”煤炭市場專家李朝林稱,中國2007年出口日本的每噸煤價為67.9美元,高于澳大利亞的55.65美元,價差有12.25美元;2008年我國出口日本的煤價為131.4美元,也高于澳大利亞的125美元,價差亦有6.4美元,“現在這個價格僅高出日本和澳大利亞長協煤談判3-4美元,所以叫價不算離譜”。
對于運至日本的中國煤價比澳大利亞要高,李朝林的觀點是,中國到日本的運輸距離近,海運費在煤炭終到價格中所占的比重比較小,所以離港的FOB價格就高,澳大利亞則相反。“這樣,就出現了澳大利亞出口日本的煤炭的FOB價格要低于中國的情況。”
另外,在中日、中韓長協煤談判啟動之時,出于國際煤價更低的考慮,各大電企正加大海外購煤力度。一季度,煤炭進口總量達到1359萬噸,比去年同期的1126萬噸增長20.1%,凈進口621萬噸。
“我們的經濟發展就是需要運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譬如我們也鼓勵煤炭進口。”黃清同時強調中國神華會遵循基本的商業行為準則,對國內、國外客戶取用一樣的的煤價,不會采取不平衡或嚴重失衡的價格策略來對待兩個市場。“當然,計算出口煤和計算內銷煤在成本上會有差異,涉及到稅收等差異性因素,但是總體上計算完后應該在同一個水平線上”。
不過,黃騰認為基于日本和澳大利亞長協煤談判已經落定的現實,中日長協煤價最終會談定于75-80美元/噸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