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正和集團丙烯酸公司近來比較煩。2007年底,正和規劃了年產能24萬噸的丙烯酸項目。沒想到第一期12萬噸/年項目剛投產,市場就出現產能過剩。“去年,我國丙烯酸價格從5月份的15000元/噸高位一路跌至12月份的6000元/噸以下,跌幅近2/3,導致了虧損。”該公司一位銷售員在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正和集團丙烯酸項目的處境決非個案。記者從全國丙烯酸行業聯合會了解到,2008年我國11家丙烯酸生產企業開工率為72%,除上海華誼、江蘇裕廊、浙江衛星等3家企業的丙烯酸業務略有盈利外,其他8家企業均處于虧損狀態。
據記者了解,1984年,北京東方化工廠第一套由日本引進的3萬噸/年丙烯酸及其酯類裝置建成投產,結束了我國該產品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但是從2004 年開始,我國丙烯酸產能出現井噴,到2008年這短短4年內,企業從3家發展到11家,產能由17萬噸猛增到220萬噸,一舉成為全球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丙烯酸生產國。
江蘇裕廊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國強告訴記者,他們3年之內就發展了20萬噸/年丙烯酸及25萬噸/年丙烯酸酯,使裕廊公司一舉成為亞洲之最。但由于我國丙烯酸產業短時期內產能發展太快,市場有點吃不消了,從2008年11月開始,又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機,使這些企業面臨了極大的挑戰。
北京東方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丙烯酸項目技術負責人鄭承旺認為,丙烯酸企業虧損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是裝置產能前幾年增長過快,過剩的產能尚需通過拓展新的應用領域逐步消化;二是受去年四季度開始的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價格出現暴跌。
面對丙烯酸市場的窘境,各企業并沒有坐以待斃。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眼下,丙烯酸企業正雙管齊下應對危機。他們一方面積極開發應用技術,進一步打開國內市場,把現有裝置開滿,如北京東方廠正積極開發丙烯酸的新產品,拓展新的應用領域。另一方面則加大出口力度,開拓國際市場。
在不久前召開的 2009年第十屆全國丙烯酸科技發展與應用研討會暨全國丙烯酸行業年會上,與會企業為應對危機形成了新的共識:今后應注重丙烯酸及酯下游產品的開發和應用研究,確保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他們分析認為:僅建筑混凝土減水劑一項,每年就需要幾十萬噸丙烯酸;而油田的3次采油技術需要的聚合物,對丙烯酸的需求也很大。
另外,高吸水性樹脂市場正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長,農業抗旱保水、林業的植樹造林和固沙改造以及環境保護等方面,對丙烯酸產品的需求有著更廣闊的空間。
天津三農精科技發展公司開發的農用高效抗旱節水保水劑現已投入批量生產。去年,他們的2000噸/年裝置一次放大成功,產品供不應求,現在正準備擴大產能。該企業負責人表示:“我們要把這個蛋糕做大。”
針對油田3次開采方面的應用,油田及相關企業專門成立了油田化學品行業聯合會,旨在用丙烯酸來開發高性能、低成本、少用量的聚合物,擴展丙烯酸的市場空間。
江蘇裕廊化工有限公司現已打開了巴西、泰國、印度、美國、葡萄牙、阿根廷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出口量逐年放大。
經過企業的奮力開拓,2008年我國丙烯酸出口量大幅上升,出口數量較上年增長了32.7%,今年一季度,其出口勢頭仍然較為強勁。
“我們的丙烯酸企業擁有完全自主的核心技術,產品在國際市場上有著較強的競爭力,只要從培育市場做起,大力開拓嶄新的應用領域,我們完全有信心戰勝這場危機,我國丙烯酸企業稱雄全球已為期不遠。”全國丙烯酸聯合會會長王大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信心十足。他同時呼吁,雖然丙烯酸在農業抗旱保水應用領域的前景十分廣闊,但農民目前普遍嫌其價高的心理制約了其推廣。希望國家能夠出臺優惠政策,鼓勵農民使用保水劑產品,這樣既有利于農業的發展,也扶持了丙烯酸企業的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