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環硅氧烷生產企業感到非常憂慮和不解。這種憂慮來自于一則發布在某政府官方網站上題為《加拿大發現兩種硅氧烷有毒 對中國影響巨大》的新聞,部分媒體還將其轉載。
記者采訪了解到,加拿大政府曾經對環硅氧烷進行關注和調查。2008年5月16日,加拿大環境部門公布了加拿大化學品管理計劃(第二批)名單,其中包括對一系列化學品篩選評估的初審意見,并要求相關方面提供重點化學物質的毒性信息,其中包括有機硅物質D4(八甲基環四硅氧烷)、D5(十甲基環五硅氧烷)、D6(十二甲基環六硅氧烷)。
此后,北美有機硅環境健康安全協會等機構向加拿大政府提交了大量數據和相關實驗結果,并指出,只要遵循公認的健康安全準則,使用D4、D5和D6是安全的。
隨后,2009年1月30日,加拿大環境部和衛生部公布了對D4、D5、D6的最終篩選評估結果:進入環境的D4和D5的量不會對人類健康安全構成危害,現有數據不足以證明D4和D5屬于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OPs);D6不具備有毒性物質的任何特征。
而在2009年4月23日,中國某政府官方網站卻發布了一則題為《加拿大發現兩種硅氧烷有毒 對中國影響巨大》的新聞,文中提到,“加拿大政府近日聲明,化妝品中常見的兩個成分D4(八甲基環四硅氧烷)和D5(十甲基環五硅氧烷)是有毒物質,從而使其成為全球首個對D4和D5兩種化學品給予關注的國家。D4和D5這兩種硅氧烷與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一樣,在動物體內難以降解且具有積聚特性。”
這則新聞讓國內環硅氧烷企業感到十分不解,明明加拿大政府已經給出了“不構成危害”的結論,為何會被有關部門稱為“有毒”?藍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星火有機硅廠副廠長張建軍向記者表示,這個報道不確切,相關產品“有毒”的說法可能是一種誤解。
張建軍介紹說:“星火有機硅廠的產品出口到美國、歐洲和亞太區等國家和地區。目前我們的產品照樣出口,并沒有哪個國家對我們的產品進行限制。另外,藍星有機硅國際公司通過所收購的法國羅地亞公司的全球網絡,向全球進行產品銷售,也沒有遇到哪個國家政府立法或者環保部門限制D4、D5消費,這說明歐美等國家都不認為D4、D5是有危害的。”
浙江新安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長邵月剛告訴記者,即使D4、D5有可能對人體和環境造成危害,那也是因為其揮發性,只有當D4、D5直接添加到終端消費品如化妝品中才可能揮發。在中國,D4、D5用于化妝品的比例極其有限,絕大部分的D4、D5是作為中間體,通過反應生成有機硅聚合物如硅油、硅橡膠等。因為這些聚合物的分子量遠遠高于其單體,所以通過揮發進入環境的可能性極小,已有資料表明聚合物對環境和人體沒有危害。
中藍晨光化工研究院總工程師楊曉勇和廣州吉必盛科技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躍林均表示,有機硅產品是公認的無毒、環保產品,大氣中的硅氧烷在幾天內即可降解成無機硅酸鹽、水和二氧化碳。加拿大政府的評估報告也已說明,D4和D5對人類健康不構成危害。因此,在沒有經過嚴密的研究和詳實的科學依據證實之前,不可貿然得出環硅氧烷“有毒”的結論。
中國氟硅有機材料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岳潤棟告訴記者:“從關注環保和人類健康的角度關心D4、D5對環境的影響無可厚非,自加拿大政府去年5月公布對D4和D5的初審意見后,我們協會也一直積極地跟蹤。協會與全球有機硅行業協會和國際知名公司進行了深入溝通,并獲取了相關信息。根據現有的數據和資料可證明,有機硅產品包括D4、D5是無毒無害的,是安全的產品。目前,我們協會正在向有關方面反映情況,并將在6月3日于四川眉山召開的2009年中國硅產業發展論壇上進一步詳細介紹有關情況。這是關系有機硅企業發展和有機硅行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大事。希望有關部門和相關媒體謹慎處理有關D4、D5的安全性問題,在沒有經過嚴格的科學論證之前,不可過早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