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企業4月營業收入和利潤同比、環比都出現下降的情況下,地方國有企業4月的營收和利潤比3月環比分別增長5.5%和20.4%。
國家財政部昨天發布2009年1~4月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以下簡稱國有企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和實現稅金仍處下降區間,但營業收入、實現利潤降幅逐漸收窄。
地方國企回升趨勢好于央企
1~4月,全國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9789.2億元,同比下降7.3%,降幅比1~3月縮小0.3個百分點,但4月比3月環比下降5.1%。國家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分析師張永軍表示,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降幅收窄是好的跡象,而營業收入的環比下降不一定能說明國有企業運行的下行趨勢在加深,因為不能排除季節性因素影響的可能。
實現利潤的降幅減緩趨勢則較為明顯。1~4月國有企業實現利潤3236.4億元,同比下降32.3%,降幅比1~3月縮小4.5個百分點,4月也比3月環比增長0.5%。張永軍分析說,這首先因為利潤數據比銷售收入更不穩定,而且利潤涉及成本和稅收。數據顯示,1~4月國有企業已交稅金仍處下降狀態,同比下降9.1%。
地方國有企業雖然營業收入和實現利潤的同比降幅都大于中央企業,但回暖趨勢明顯好于央企。
營業收入方面,中央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5.8%,4月比3月環比下降10.5%;地方國有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9.8%,4月比3月環比增長5.5%。
實現利潤方面,中央企業實現利潤2600.3億元,同比下降24.7%,4月比3月環比下降4.8%;地方國有企業實現利潤636.1億元,同比下降52%,4月比3月環比增長20.4%。地方國企的利潤降幅較1~2月的72.5%和1~3月的59.6%都有較大程度的收窄。
張永軍認為,此前地方國企實現利潤下降得太多,近期降幅收窄可能與地方政府對企業采取的減負措施起到一定作用有關系。
應交稅金月度環比現增長
1~4月,應交稅金和已交稅金仍處下降狀態,但應交稅金月度環比有所增長。國有企業應交稅金同比下降4.4%,4月比3月環比增長2.3%。其中:中央企業應交稅金4297.3億元,同比下降1.3%,4月比3月環比增長2.2%;地方國有企業應交稅金1243.4億元,同比下降13.8%,4月比3月環比增長2.8%。
全國國有企業已交稅金5776.2億元,同比下降9.1%,4月比3月環比增長37.2%。
成本費用和盈利水平延續此前數月的態勢,繼續下降。1~4月,全國國有企業成本費用總額為同比下降5.4%。其下降主要由于營業成本同比下降7.1%;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同比分別增長2.4%、15.9%,但增幅比1~3月分別減少1.4、1.5個百分點。
中央企業盈利水平繼續高于地方國有企業,中央企業銷售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和凈資產利潤率為6.8%、7.3%和2.8%,分別比地方國有企業高3.8、4.3、1.6個百分點。
張永軍指出,企業盈利水平的下降首先與社會總需求比較低迷,企業銷售收入下降有關。在此情況下,企業固定成本相對穩定,而且一些管理費用和財政費用仍然增長,自然攤薄了盈利水平。
另一個較好的跡象是存貨增幅趨緩,但資產負債率仍然略有上升。1~4月,國有企業存貨同比增長13.1%,增幅比1~3月減少1個百分點,4月末比3月末增長0.4%。資產負債率為58.3%,同比上升1.5個百分點;流動比率為1.1,速動比率為0.8,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原材料漲價恐影響企業利潤
財政部表示,1~4月,煙草、施工房地產行業實現利潤進一步提高;煤炭、建材、商貿等行業實現利潤較為穩定;石油石化、機械、汽車等行業實現利潤降幅收窄;鋼鐵、海運行業繼續虧損。
張永軍預計,今后國有企業整體的營業收入和實現利潤降幅大的情況將有所好轉,但好轉的過程中將有負面因素出現,比如目前一些原材料價格已經開始上漲,將對一部分企業的利潤造成影響。
前天來自國家商務部的數據顯示,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較前一周上漲0.4%,連續第二周小幅回升。能源、鋼材、建材、礦產品、農資價格均有所上漲。
張永軍說:“國有企業的盈利增長情況可能會在今年第四季度因為去年同期的基數較低而出現明顯好轉,同時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將呈現環比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