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能源的興起給石化產業帶來的投資刺激顯而易見。但在5月18日發布的《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并沒有關于新能源方面的內容,這讓飽受技術成本高等多重因素折磨的纖維素乙醇行業不免失望。因此,該行業轉而對還未出臺的新能源振興規劃充滿了期待,希望國家在財政政策方面對纖維素乙醇行業“高看一眼”?! ?/p>
“纖維素乙醇行業就像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擁有美好的將來,但迫切需要實實在在的哺育。”有關企業人士如是說?! ?/p>
記者從國家能源局了解到,目前,包括政府直接投資、國內民營資本,以及境外投資機構、跨國公司等在內的各路資本都對我國新能源產業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2008年我國石油的進口依存度約為50%,環境問題也日益嚴重,且當前全球經濟危機造成外貿出口降低,發展非糧燃料乙醇產業,尤其是以秸稈類農林廢棄物為原料的纖維素乙醇產業,對減少石油消耗具有積極意義?! ?/p>
早在2006年,國家就提出了發展生物燃料產業“不得占用耕地,不得消耗糧食,不得破壞生態環境”的方針,燃料乙醇的原料也開始轉向非糧,秸稈類纖維素的研發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部分企業的研發和應用較為成功。如安徽豐原集團在秸稈預處理、制取纖維素酶、構建五碳糖發酵菌株、混合糖發酵、現代分離提取技術及環保處理技術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已建成了以玉米芯為原料年產2000噸木糖醇聯產3000噸檸檬酸、以秸稈為原料年產1000噸乙醇聯產1200噸丁二酸、以秸稈為原料年產5000噸乙醇三個工業化示范項目,目前正處于運行調試階段?!?/p>
業內人士表示,好的前景并不代表發展將一路順暢,技術成本高等多重因素正在而且還會繼續困擾纖維素乙醇行業的發展,尤其是產業化難。安徽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杰認為,作為一個新的產業,僅僅依靠市場拉動必然是不夠的,需要國家在規范、政策上給予扶持,更應該對可再生能源給予適當財政支持;企業則應加大技術創新方面的投資,提升技術含量,消除供應瓶頸,增強產業競爭能力?! ?/p>
據了解,目前國家對纖維素乙醇行業的財政優惠政策僅僅是對非糧示范項目在建設期給予適當貼息,并對竣工投產后達標的項目再予適當獎勵,這遠遠不能令相關企業滿意。但最近一系列利好消息讓業界興奮不已。5月1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了《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明確指出,以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等產業為重點,將生物產業培育成為我國高技術領域的支柱產業,要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建立財政性資金優先采購自主創新生物產品制度,引導社會資金投向生物產業,并積極培育生物產品市場需求。同日,安徽豐原生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近日收到安徽省財政廳轉來的國家財政部《關于預撥2009 年第一季度燃料乙醇彈性補貼的通知》,根據有關規定和財政部駐安徽省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初審情況,2009年安徽省定點企業生物燃料乙醇彈性補貼標準調高到2246元/噸?! ?/p>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處處長梁志鵬介紹,國家擬出臺的新能源振興規劃將提出財政、價格、稅收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對相關企業進行扶持。財政部經濟建設司調研員查艾軍認為,政府應該建立成本分攤機制,使新能源發展的高成本由所有能源消費者分攤,要發揮財政的職能作用,建立風險分擔機制;同時還要財政加大基礎研究與產業化的投入力度?! ?/p>
安徽豐原集團董事長李榮杰的建議則更為具體,包括在全國范圍內法定燃料乙醇在汽油中的比例不得低于10%,對現有的非糧原料燃料乙醇生產裝置予以高于糧食乙醇的補貼。但他同時認為,更重要的還是要制定以生物質替代石油為目標的國家生物燃料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并把生物燃料技術研發作為國家能源科技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