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境艱辛的山東地方煉油企業正在奮起自救:上下游企業建立相對穩固的供應關系,以沖擊中石油、中石化的“雙寡頭壟斷”。
地方石油業商會“結盟”
日前,山東省首屆成品油貿易洽談會在山東東營召開,共有山東地煉企業35家、12家溶劑油生產企業及全國300余家成品油批發企業、倉儲企業和終端零售企業參加。
CBN記者從會議現場了解到,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執行副會長、河北工商聯石油業商會會長齊放帶領旗下12位河北會長企業參加洽談會,廣東省石油行業協會會長陳順遂也率10位企業家前來。
陳順遂告訴CBN記者,此前也與山東地煉企業有過合作,但此次前來,除了訂購成品油外,更主要的是與山東地煉企業建立一種穩定、長期的合作關系。
齊放則告訴CBN記者,河北工商聯石油業商會將與山東地方煉油企業商會組織簽訂合作框架協議,以穩定資源供應量,建立一種緊密、長期的合作關系。這樣,不僅需求量方面會比較穩定,價格也能優惠些,產品質量也能保證。
陳順遂也對CBN記者表達了與山東地方煉油企業商會簽訂合作框架協議的設想。
沖擊“雙寡頭壟斷”
“石油是壟斷行業,油源基本上由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企業壟斷著,民營石油經銷企業從中批發并不容易,有時量跟不上,有時基本上不給你批發,這迫使我們必須尋找新的油源。”齊放說。
CBN記者從會議現場了解到,由于兩大石油企業基本控制了市場成品油的投放量,為了推動油價上漲,從上月中下旬開始,就已經減少了對民營油品批零企業的批發。
陳順遂介紹說,在去年廣東成品油供應緊張之時,他就曾經率領廣東的油品批發、零售商到山東“搶油”。而在這次洽談會上,其中的一家企業就與山東地方煉油企業簽訂了幾十萬噸的供貨合同。
“地煉企業相比兩大石油企業,經營機制靈活,油品價格較低,除去運輸成本還能有合理的利潤空間。就目前價格來看,地煉企業每噸成品油要比兩大石油企業便宜150~300元左右。”一位參會的成品油貿易商這樣告訴CBN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