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化肥出口稅率消息的塵埃落定,纏繞在化肥市場上空已兩月之久的懸念云消霧散,市場一掃前期的沉寂與平靜,緊張、焦慮、興奮、從容,各種神態再度充斥市場。其中零關稅的預期落空,化肥漲價期盼也化為泡影,一些廠家的憂慮和農民的欣喜形成了鮮明的市場反差。
麥收結束了,農民們開始忙著耕種搶種。在安徽長豐縣的國道兩邊,記者看到不少農民們開著三輪車和手扶拖拉機在各個農資連鎖店購買各種化肥,準備秋種施用。從這些化肥連鎖店了解到,自今年3月份以來化肥價格一路下滑,而且降價幅度很大。往年從3月到夏種用肥旺季,尿素價格都是一路上揚,而今年卻反過來一路下跌,3月份1900元(噸價,下同),到6月初下降到1700元。去年尿素最高價曾漲到2300元,現在尿素的價格比去年已下降600元。含量45%的復合肥去年秋季每噸3100多元,現在售價僅2300元,有的復合肥降價達到1000元。
“今年的化肥比較便宜,種地劃算,原來麥收后想出去打工的,看看今年工作也不好找,干脆在家種地算了,也能干到錢,還不耽誤照顧家里。”在長豐縣三河鎮一家農資店門前,一位正在購買化肥和稻種的王姓農民對記者說,“今年政府的糧食補貼增加了,糧食價格提高了,化肥的價格又下降,種田的純收入肯定能比原來多。”淮南市下陳村的一位陳姓種糧大戶介紹說,去年含量45%的復合肥零售價每袋185元,現在每袋僅賣125元,一袋降價60元,每袋復合肥一般施2畝地,每畝就減少費用30元。尿素去年每袋售價120多元,現在下降到85元。按一畝水稻總用肥量計算,化肥成本可降低50元。他說,農民看到化肥降價,紛紛買高效肥施足基肥,為秋季水稻高產打下基礎,過去每年麥收之后當地很多人要出去打工的,今年出去的也少了。
農業生產成本下降,農民種糧的熱情上升,轉讓、租用土地的種糧大戶越來越多,他們以規模種植取得更多的效益。三河鎮一位養豬大戶,看到今年糧價漲、肥價跌,在今年麥收后以每畝500元租金,租下100多畝土地種糧,前幾天又購置了一臺嶄新的旋播機,想在種糧上賺一筆。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笑容滿面。“化肥不同于化工,一年就指望兩季,開春一季,秋種一季。”安徽一家中型化肥企業的銷售負責人滿臉愁容,“麥收之后是我們尿素產品歷年傳統的銷售旺季,一年的投入就指著這兩個月賺回來呢。今年倒好,旺季不旺,需求倒是不少,價格卻不僅不上反而往下跑。”據該負責人介紹,按照我國大多數地區農業生產的特點,下半年化肥的用量都較上半年偏少,6~7月份全國只有江淮平原用尿素作底肥,秦嶺以北基本不用尿素。因此這個時間國內有條件的尿素企業幾乎都盯住了這塊市場,導致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下滑。滁州一家化肥廠的銷售經理認為,導致今年尿素市場異常的原因除了前期大家對出口稅率政策寄望過高、社會庫存較高、眾企業都在等待這一旺季外,鐵路發運的通暢、物流的快捷也給尿素資源跨區域流動帶來了很大的便利,這也是江淮用肥流域尿素資源充沛、市場供應過剩、價格走低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氮肥生產企業擴建、新建的尿素生產裝置陸續建成投產,合成氨新增產能預計將達到246萬噸/年,尿素新增產能預計將達到430萬噸/年。因此,化肥市場供過于求、價格下跌、部分生產工藝落后、成本偏高的企業虧損甚至倒閉的局面必將出現。如何節能降耗、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綜合競爭能力,將是企業今后需要更加犯愁的大問題。